國家歷史真相與往事
回顧中國歷史,在歷史的長河中你是否看到那些發生過的事,那么真相又是如何呢?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國家歷史 真相與往事
中國歷史上的亂臣賊子特別多,比較有名的有慶父、趙高、梁冀、董卓、來俊臣、李林甫、黃皓、劉瑾、潘仁美、王若欽、賈似道、嚴嵩、魏忠賢、和珅等等。實際上,大奸臣并不是個人,而是每個大奸臣身后都有一大幫人。歷朝歷代,人們發現前朝出了大堆奸臣,以致亡黨亡國,讓人痛心疾首。熟料到了本朝,又是奸臣層出不窮,結果又將好端端的國家弄得烏煙瘴氣,可國人卻無可奈何,只能眼看著國家一天天衰敗下去,直到又一天重新改朝換代了。
亂臣賊子禍國、誤國,歷朝凡有作為的皇帝都非常憤恨。一旦發現,必然施以滅九族和千刀萬剮的酷刑。可歷史的真相是歷朝歷代,亂臣賊子往往上面不容易發現,下面怨聲載道也沒有辦法,便總能橫行一段時間。若碰到當朝皇帝自己昏庸無能,除了聽信讒言之外別無作為的那種一個亡國的主兒,那就更沒治了。有些個昏君,還專事自毀長城的勾當。有人直指某些奸臣,控告其種種劣行,昏君會幫助奸臣消滅那些忠良,令國人不敢對奸臣說半個“不”字。
亂臣賊子最拿手的好戲是竊取國家的重要權力。有了權,就有一幫幫閑跟在他們后面。其中,最教人不堪的是某些“聰明”的讀書人會跟著他們混,為他們抬轎子。這些人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豐富的知識讓他們巧嘴簧舌,更能顛倒黑白,讓奸臣們更能忽悠天下。當年劉瑾不過是一名沒有什么文化的太監,壞事干得太多了,一些大臣如李東陽等聯合越來勸諫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可在關鍵時刻,進士出身的吏部尚書焦芳,卻投靠劉瑾,把李東陽等大臣的密謀告訴劉瑾等“八虎”。結果,劉瑾等人用計騙利朱厚照“回心轉意”,大明朝歷史即因劉瑾等重新得勢,陷入一場浩劫之中。由于劉瑾亂政,腐敗風氣再度大興,爆發劉六劉七等叛亂事件,又開始了內閣輔臣聽從太監指揮的惡例,讓明朝政治架構變得日漸混亂。
到了清朝,奸臣和政治投機分子在文字獄魔影下,更為猖獗與惡心。雙目皆盲的浙江湖州富戶莊廷鑨出錢購買明末人朱國禎一部未完成的《明史》,請了一些文字加以增補、潤色,1660年成書為《明史輯略》,,刊印成冊。次年,歸安知縣吳之榮得知此書,立即告發。結果,莊廷鑨一家及撰稿者、作序者、校對者、抄寫刻字者以及購書者,被處以死刑者達70余人。杭州松奎、浙江巡撫朱昌祚、湖州原任知府陳永命等受牽連,被革職。歸安縣學新任訓導王兆禎、推官李煥、湖州新任知府譚希閔(到任只半月)等人也被處以絞刑。
戴名世是清代一文士,53歲中了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晚年寫了一部書名《南山集》,但此書被左都御史趙申喬告發,便成為文字獄大案。戴名世被斬首,為刻《南山集》出資的尤云鶚、刻《南山集·孑遺錄》的方正玉、為《南山集》作序的方苞等人以絞刑論處。
浙江海寧人查嗣庭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作家金庸先生的先祖,1726年為江西鄉試主考官。他選《詩經·商頌·玄鳥》中“邦畿千里,維民所止”一句詩出題為“百室盈止,婦子寧止”,讓考生做作文(八股文)。有人告發,說“維止”二字是雍正去頭,于是查嗣庭犯下“逆天”重罪。1727年五月,查嗣庭已經死于獄中仍不放過,要被“戮尸梟示”。他的兒子滿16歲的全被處斬,未滿16歲的被流放。由于查嗣庭是浙江人,浙江鄉試、會試也被停止三年。查嗣庭被重罰,另一原因是他當時得到權臣隆科多的舉薦與欣賞。而隆科多偏偏不是什么好東西,也是亂臣賊子那一號的。
一大批心術不正的人(包括皇帝在內)掌握國家權力,那就一定通過國家暴力機器強迫民眾服從,尤其在思想文化上窒息整個社會。而結果就是整個國家奴才文化盛行,民智被嚴重愚化,扼殺全民的創造力和基本判斷力。晚清時,面對洋槍洋炮,連林則徐這種算是“明白人”的人,也相信婦女經血和糞便那種穢物有抵御洋人的功用。1839年,林則徐寫給英女王的信叫做《諭英國國王書》,信中自夸“我天朝君臨萬國,盡有不測神威。”還認為“況如茶葉大黃,外國所不可一日無也,中國若靳其利而不恤其害,則夷人何以為生?”說茶葉、大黃是你們英國等西方國家一天都少不了的,如果中國停止供應你們就活不下去了。當時這封信,大臣鄧廷楨、怡良與道光帝愛新覺羅·旻寧都認為寫得非常棒呢。而結果,正像義和團“刀槍不入”的胡扯蛋一樣,徒留歷史笑料而已。
亂臣賊子當道時,整個國家處于強大的壓迫中,文化教育和科學技術受到的打擊總是最為嚴重,然后直接影響國防能力。有人看國力只看經濟,但僅僅GDP算不了數。清朝文字獄迫害最盛時,GPD曾經仍然是世界第一。主要是中國人口增長很快,農耕經濟因為沒有太大的戰亂有了一個發展期,但國力實際上已經相當衰弱了。所謂“康乾盛世”不過是一種傳說,根本經不起歷史現實的檢驗。所以鴉片戰爭一爆發,中國幾萬、幾十萬清兵都沒法與幾千人(最多一兩萬人)的西方現代軍隊打一場像樣的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侵犯北京時,總兵力只有2萬人,實際戰斗人員僅幾千人,而清兵有10萬之眾,沒打幾仗,清兵就全線潰敗了。其時,如果朝中有一兩個能人,組建幾十萬,也是輕而易舉。但朝中無人,且即便有幾十萬軍隊抵抗洋兵,恐怕也還是個輸。
可在當時,沒人可以指出那些荒謬的行為與言論。一是社會嚴重弱智了,沒有多少人可以指正時弊。一是社會根本不允許有人站出來提出批評意見。在大躍進、__中不也如此嗎?畝產萬斤糧的神話,誰敢說出真相誰就是“反革命”了。大躍進后是大饑荒,彭德懷在實際調查中看到真相,寫了篇“萬言書”給毛澤東(實際是私信),卻成為一個反黨集團的頭子。那時候,康生、張春橋、江青等一伙人瞎胡鬧,凡是敢站出來與他們作對的人沒有好下場。但就是想躲過反右、__的人,不想惹誰卻仍然避無可避。你不小心說了一句話,或者被別人陷害,你就不能不被殘酷迫害、無情打擊。
那些人的行為已經表露他們就是亂臣賊子,但是他們一朝權柄在手,其他人就拿他們沒有辦法。你敢反對我,老子就用槍指著你的腦袋。周永康、徐才厚之流在位時,不也如此嗎?為什么要等這些人最終敗露了,下臺了,社會才能可以公開說兩聲。如果這些人出現某些跡象時,社會就有辦法制止他們,既可以及早還社會一個晴朗天空,又可以防止這種人在犯罪之路上越走越遠。為什么經過這么多的歷史教訓,我們仍然找不到解除這一歷史難題的有效辦法?由于這兩年反腐的重拳出擊,周永康等人終于暴露其真面目。但從現行一些部門和一些官員的言行來看,未下馬的亂臣賊子明顯還有一些,而且他們明里暗里在對抗中央、對抗文明、對抗歷史、對抗社會、對抗民眾,實際上十分囂張。這種人只要還在位,還擁有一定的權力與勢力,他們就有資格、有能力、有資源繼續危害我們的國家。
其實,要將這些人清理出來也有辦法,就是深化改革,走依憲治國和依法治國的正路。只是這些亂臣賊子,又必然是深化改革的攔路虎和絆腳石。這就看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了。但從歷史長河上來看,歷史又是進步的,最終總是邪不勝正。我們至少要有這個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