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著名演講實錄
列寧說過: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一次優秀的演講甚至可以改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甚至世界的歷史進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史上著名演講實錄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史上著名演講實錄篇1
1940年6月丘吉爾在下院通報了敦刻爾克撤退成功,但是也提醒“戰爭不是靠撤退打贏的。”隨后丘吉爾旋即發表了他在二戰中最鼓舞人心的一段演說:
這次戰役盡管我們失利,但我們決不投降,決不屈服,我們將戰斗到底。
我們必須非常慎重,不要把這次援救說成是勝利。戰爭不是靠撤退贏得的。但是,在這次援救中卻蘊藏著勝利,這一點應當注意到。這個勝利是空軍獲得的。歸來的許許多多士兵未曾見到過我們空軍的行動,他們看到的只是逃脫我們空軍掩護性攻擊的敵人轟炸機。他們低估了我們空軍的成就。關于這件事,其理由就在這里。我一定要把這件事告訴你們。
這是英國和德國空軍實力的一次重大考驗。德國空軍的目的是要是我們從海灘撤退成為不可能,并且要擊沉所有密集在那里數以千計的船只。除此之外,你們能想象出他們還有更大的目的嗎?除此而外,從整個戰爭的目的來說,還有什么更大的軍事重要性和軍事意義呢?他們曾全力以赴,但他們終于被擊退了;他們在執行他們的任務中遭到挫敗。我們把陸軍撤退了,他們付出的代價,四倍于他們給我們造成的損失......已經證明,我們所有的各種類型的飛機和我們所有的飛行人員比他們現在面臨的敵人都要都好。
當我們說在英倫三島上空抵御來自海外的襲擊將對我們更有好處時,我應當指出,我從這些事實里找到了一個可靠的論據,我們實際可行而有萬無一失的辦法就是根據這個論據想出來的。我對這些青年飛行員表示敬意。強大的法國陸軍當時在幾千輛裝甲車的沖擊下大部分潰退了。難道不可以說,文明事業本身將有數千飛行員的本領和忠誠來保護嗎?
有人對我說,__先生有一個入侵英倫三島的計劃,過去也時常有人這么盤算過。當拿破侖帶著他的平底船和他的大軍在羅涅駐扎一年之后,有人對他說:“英國那邊有厲害的雜草。”自從英國遠征軍歸來后,這種雜草當然就更多了。
我們目前在英國本土擁有的兵力比我們在這次大戰中或上次大戰中任何時候的兵力不知道要強大多少倍,這一事實當然對抵抗入侵本土防御問題其有利作用。但不能這樣繼續下去。我們不能滿足于打防御戰,我們對我們的盟國負有義務,我們必須再重新組織在英勇的總司令戈特勛爵指揮下發動英國遠征軍。這一切都在進行中,但是在這段期間,我們必須使我們本土上的防御達到這樣一種高度的組織水平,即只需要極少數的人便可以有效地保障安全,同時又可發揮攻勢活動最大的潛力。我們現在正進行著方面的部署。
這次戰役盡管我們失利,但我們決不投降,決不屈服,我們將戰斗到底,我們將在法國戰斗,我們將在海洋上戰斗,我們將充滿信心在空中戰斗!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上戰斗!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在田野和街頭作戰!在山區作戰!我們任何時候都不會投降。即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分被敵人占領,并陷于饑餓之中,我們有英國艦隊武裝和保護的海外帝國也將繼續戰斗。
這次戰役我軍死傷戰士達三萬人,損失大炮近千門,海峽兩岸的港口也都落入__手中,德國將向我國或法國發動新的攻勢,已成為既定的事實。法蘭西和比利時境內的戰爭,已成為千古憾事。法軍的勢力被削弱,比利時的軍隊被殲滅,相比較而言,我軍的實力較為強大。現在已經是檢驗英德空軍實力的時候到了!撤退回國的士兵都認為,我們的空軍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但是,要知道我們已經出動了所有的飛機,用盡了所有的飛行員,以寡敵眾,絕非這一次!在今后的時間內,我們可能還會遭受更嚴重的損失,曾經讓我們深信不疑的防線,大部分被突破,很多有價值的工礦都已經被敵人占領。從今后,我們要做好充分準備,準備承受更嚴重的困難。對于防御性戰爭,決不能認為已經定局!我們必須重建遠征軍,我們必須重建遠征軍,我們必須加強國防,必須減少國內的防衛兵力,增加海外的打擊力量。在這次大戰中,法蘭西和不列顛將聯合一起,決不屈服,決不投降!
史上著名演講實錄篇2
葛底斯堡演說是林肯總統演說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在美國歷史中最常被引用的演說。這篇演說時值美國南北戰爭,距北方軍擊敗南方叛軍的葛底斯堡決定性戰役僅4個半月;而演說的場所則是在賓夕法尼亞州葛底斯堡國家公墓的致辭典禮。
87年前,我們的先輩在這個大陸上創建了一個新的國家。她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人人生來平等的信條。
現在我們正進行一場偉大的內戰,以考驗這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人人生來平等信條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堅持下去。我們相聚在這場戰爭的一個偉大戰場上,我們來到這里把這戰場的一部分奉獻給那些為國家生存而捐軀的人們,作為他們最后的安息之所。我們這樣做是完全適合的、恰當的。但是,從更高的意義上說,我們是不能奉獻,不能圣化,也不能神化這片土地的,因為那些曾經在這里戰斗過的人們,活著的和死去的人們,已經圣化了這片土地,他們所做的遠非我們的微薄之力所能揚抑。這個世界不大會注意也不會長久記得我們今天在這里所說的話,但是,它永遠不會忘記勇士們在這里所做的事。
毋寧說,我們活著的人,應該獻身于留在我們面前的偉大任務:從這些光榮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獻身精神,以完成他們精誠所至的事業;我們在此下定最大的決心,以不讓死者白白犧牲;讓這個國家在上帝的保佑下獲得自由的新生;讓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與世長存。
史上著名演講實錄篇3
今天,我高興地同大家一起,參加這次將成為我國歷史上為了爭取自由而舉行的最偉大的示丅威集會。
100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今天我們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簽署了《解放宣言》。這項重要法令的頒布,對于千百萬灼烤于非正義殘焰中的黑奴,猶如帶來希望之光的碩大燈塔,恰似結束漫漫長夜禁錮的歡暢黎明。
然而,100年后,黑人依然沒有獲得自由。100年后,黑人依然悲慘地蹣跚于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之下。100年后,黑人依然生活在物質繁榮翰海的貧困孤島上。100年后,黑人依然在美國社會中間向隅而泣,依然感到自己在國土家園中流離漂泊。所以,我們今天來到這里,要把這駭人聽聞的情況公諸于眾。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來到國家的首都是為了兌現一張支票。我們共和國的締造者在擬寫憲法和獨立宣言的輝煌篇章時,就簽署了一張每一個美國人都能繼承的期票。這張期票向所有人承諾——不論白人還是黑人——都享有不可讓渡的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權。
然而,今天美國顯然對她的有色公民拖欠著這張期票。美國沒有承兌這筆神圣的債務,而是開始給黑人一張空頭支票——一張蓋著“資金不足”的印戳被退回的支票。但是,我們決不相信正義的銀行會破產。我們決不相信這個國家巨大的機會寶庫會資金不足。因此,我們來兌現這張支票。這張支票將給我們以寶貴的自由和正義的保障。
我們來到這塊圣地還為了提醒美國:現在正是萬分緊急的時刻。現在不是從容不迫悠然行事或服用漸進主義鎮靜劑的時候。現在是實現民丅主諾言的時候。現在是走出幽暗荒涼的種族隔離深谷,踏上種族平等的陽關大道的時候。現在是使我們國家走出種族不平等的流沙,踏上充滿手足之情的磐石的時候。現在是使上帝所有孩子真正享有公正的時候。
忽視這一時刻的緊迫性,對于國家將會是致命的。自由平等的朗朗秋日不到來,黑人順情合理哀怨的酷暑就不會過去。1963年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端。
如果國家依然我行我素,那些希望黑人只需出出氣就會心滿意足的人將大失所望。在黑人得到公民權之前,美國既不會安寧,也不會平靜。反抗的旋風將繼續震撼我們國家的基石,直至光輝燦爛的正義之日來臨。
但是,對于站在通向正義之宮艱險門檻上的人們,有一些話我必須要說。在我們爭取合法地位的過程中,切不要錯誤行事導致犯罪。我們切不要吞飲仇恨辛酸的苦酒,來解除對于自由的飲渴。
我們應該永遠得體地、紀律嚴明地進行斗爭。我們不能容許我們富有創造性的抗丅議淪為暴力行動。我們應該不斷升華到用靈魂力量對付肉體力量的崇高境界。席卷黑人社會的新的奇跡般的戰斗精神,不應導致我們對所有白人的不信任——因為許多白人兄弟已經認識到:他們的命運同我們的命運緊密相連,他們的自由同我們的自由休戚相關。他們今天來到這里參加集會就是明證。
我們不能單獨行動。當我們行動時,我們必須保證勇往直前。我們不能后退。有人問熱心民權運動的人:“你們什么時候會感到滿意?”只要黑人依然是不堪形容的警丅察暴行恐怖的犧牲品,我們就決不會滿意。只要我們在旅途勞頓后,卻被公路旁汽車游客旅社和城市旅館拒之門外,我們就決不會滿意。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動范圍只限于從狹小的黑人居住區到較大的黑人居住區,我們就決不會滿意。只要我們的孩子被“僅供白人”的牌子剝奪個性,損毀尊嚴,我們就決不會滿意。只要密西西比州的黑人不能參加選舉,紐約州的黑人認為他們與選舉毫不相干,我們就決不會滿意。不,不,我們不會滿意,直至公正似水奔流,正義如泉噴涌。
我并非沒有注意到你們有些人歷盡艱難困苦來到這里。你們有些人剛剛走出狹小的牢房。有些人來自因追求自由而遭受迫害風暴襲擊和警丅察暴虐狂飆摧殘的地區。你們飽經風霜,歷盡苦難。繼續努力吧,要相信:無辜受苦終得拯救。回到密西西比去吧;回到亞拉巴馬去吧;回到南卡羅來納去吧;回到佐治亞去吧;回到路易斯安那去吧;回到我們北方城市中的貧民窟和黑人居住區去吧。要知道,這種情況能夠而且將會改變。我們切不要在絕望的深淵里沉淪。
朋友們,今天我要對你們說,盡管眼下困難重重,但我依然懷有一個夢。這個夢深深植根于美國夢之中。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將會奮起,實現其立國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州的紅色山崗上,昔日奴隸的兒子能夠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同席而坐,親如手足。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一個非正義和壓迫的熱浪丅逼人的荒漠之州,也會改造成為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小女兒將生活在一個不是以皮膚的顏色,而是以品格的優劣作為評判標準的國家里。
我今天懷有一個夢。
我夢想有一天,亞拉巴馬州會有所改變——盡管該州州長現在仍滔滔不絕地說什么要對聯邦法令提出異議和拒絕執行——在那里,黑人兒童能夠和白人兒童兄弟姐妹般地攜手并行。
我今天懷有一個夢。
我夢想有一天,深谷彌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徑成通衢,上帝的光華再現,普天下生靈共謁。這是我們的希望。這是我將帶回南方去的信念。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就能從絕望之山開采出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就能把這個國家的嘈雜刺耳的爭吵聲,變為充滿手足之情的悅耳交響曲。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就能一同工作,一同祈禱,一同斗爭,一同入獄,一同維護自由,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終有一天會獲得自由。
到了這一天,上帝的所有孩子都能以新的含義高唱這首歌:
我的祖國,可愛的自由之邦,我為您歌唱。這是我祖先終老的地方,這是早期移民自豪的地方,讓自由之聲,響徹每一座山崗。如果美國要成為偉大的國家,這一點必須實現。因此,讓自由之聲響徹新罕布什爾州的巍峨高峰!
讓自由之聲響徹紐約州的崇山峻嶺!
讓自由之聲響徹賓夕法尼亞州的阿勒格尼高峰!
讓自由之聲響徹科羅拉多州冰雪皚皚的洛基山!
讓自由之聲響徹加利福尼亞州的婀娜群峰!
不,不僅如此;讓自由之聲響徹佐治亞州的石山!
讓自由之聲響徹田納西州的望山!
讓自由之聲響徹密西西比州的一座座山峰,一個個土丘!
讓自由之聲響徹每一個山崗!
當我們讓自由之聲轟響,當我們讓自由之聲響徹每一個大村小莊,每一個州府城鎮,我們就能加速這一天的到來。那時,上帝的所有孩子,黑人和白人,猶太教徒和非猶太教徒,耶穌教徒和天主教徒,將能攜手同唱那首古老的黑人靈歌:“終于自由了!終于自由了!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于自由了!”
史上著名演講實錄篇4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陳寅恪
我的思想,我的主張完全見于我所寫的王國維紀念碑中。王國維死后,學生劉節等請我撰文紀念。當時正值國民黨統一時,立碑時間有案可查。在當時,清華校長是羅家倫,是二陳(CC)派去的,眾所周知。我當時是清華研究院導師,認為王國維是近世學術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來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學問的人,特別是研究史學的人。
我認為研究學術,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獨立的精神,所以我說“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一脫心志于俗諦之桎梏。”“俗諦”在當時即指三民主義而言。必須脫掉“俗諦之桎梏”,真理才能發揮,受“俗諦之桎梏”,沒有自由思想,沒有獨立精神,即不能發揚真理,即不能研究學術。學說有無錯誤,這是可以商量的,我對于王國維即是如此。
王國維的學說中,也有錯的,如關于蒙古史上的一些問題,我認為就可以商量。我的學說也有錯誤,也可以商量,個人之間的爭吵,不必芥蒂。我、你都應該如此。我寫王國維詩,中間罵了梁任公,給梁任公看,梁任公只笑了笑,不以為芥蒂。我對胡適也罵過。但對于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認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說“唯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我認為王國維之死,不關與羅振玉之恩怨,不關滿清之滅亡,其一死乃以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須爭的,且須以生死力爭。
正如詞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并未改易。
史上著名演講實錄篇5
救人(北大演說)
蔡元培
五年前,嚴幾道先生為本校校長時,余方服務教育部,開學日曾有所貢獻于同校。諸君多自預科畢業而來,想必聞知。士別三日,刮目相見,況時閱數載,諸君較昔當必為長足之進步矣。予今長斯校,請更以三事為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諸君來此求學,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與否,必先知大學之性質。今人肄業專門學校,學成任事,此固勢所必然。而在大學則不然,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敗,以求學于此者,皆有做官發財思想,故畢業預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蓋以法科為干祿之終南捷徑也。因做官心熱,對于教員,則不問其學問之淺深,惟問其官階之大小。官階大者,特別歡迎,蓋為將來畢業有人提攜也,現在我國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專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請教員,不得不下聘請兼職之人,亦屬不得已之舉。究之外人指摘之當否,姑不具論。然弭謗莫如自修,人譏我腐敗,而我不腐敗,問心無愧,于我何損?果欲達其做官發財之目的,則北京不少專門學校,入法科者盡可肄業法律學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業學校,又何必來此大學?所以諸君須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入法科者,非為做官;入商科者,非為致富。宗旨既定,自趨正軌。諸君肄業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時間不為不多,茍能愛惜分陰,孜孜求學,則其造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發財,宗旨既乖,趨向自異。平時則放蕩冶游,考試則熟讀講義,不問學問之有無,惟爭分數之多寡;試驗既終,書籍束之高閣,毫不過問,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責,文憑到手,即可借此活動于社會,豈非與求學初衷大相背馳乎?光陰虛度,學問毫無,是自誤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敗。即在今日,吾人對于當軸多不滿意,亦以其道镕淪喪。今諸君茍不于此時植其基,勤其學,則將來萬一因生計所迫,出而任事,擔任講席,則必貽誤學生;置身政界,則必貽誤國家。是誤人也。誤己誤人,又豈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諸君者一也。
二曰砥礪德行方今風俗日偷,道德淪喪,北京社會,尤為惡劣,敗德毀行之事,觸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鮮不為流俗所染,諸君肄業大學,當能束身自愛。然國家之興替,視風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設想。故必有卓絕之士,以身作則,力矯頹俗。諸君為大學學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責無旁貸,故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勵人。茍德之不修,學之不講,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為人輕侮,更何足以感人。然諸君終日伏首案前,蕓蕓攻苦,毫無娛樂之事,必感身體上之苦痛。為諸君計,莫如以正當之娛樂,易不正當之娛樂,庶于道德無虧,而于身體有益。諸君入分科時,曾填寫愿書,遵守本校規則,苛中道而違之,豈非與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謹嚴。此余所希望于諸君者二也。
三曰敬愛師友教員之教授,職員之任務,皆以圖諸君求學便利,諸君能無動于衷乎?自應以誠相待,敬禮有加。至于同學共處一堂,尤應互相親愛,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開誠布公,更宜道義相勵,蓋同處此校,毀譽共之,同學中苛道德有虧,行有不正,為社會所訾詈,已雖規行矩步,亦莫能辯,此所以必互相勸勉也。余在德國,每至店肆購買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價接物,互相稱謝,此雖小節,然亦交際所必需,常人如此,況堂堂大學生乎?對于師友之敬愛,此余所希望于諸君者三也。
余到校視事僅數日,校事多未詳悉,茲所計劃者二事一曰改良講義。諸君既研究高深學問,自與中學、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員講授,尤賴一己潛修。以后所印講義,只列綱要,細微末節,以及精旨奧義,或講師口授,或自行參考,以期學有心得,能裨實用。二曰添購書籍。本校圖書館書籍雖多新出者甚少,茍不廣為購辦,必不足供學生之參考。刻擬籌集款項,多購新書,將來典籍滿架,自可旁稽博采,無漠缺乏矣。今日所與諸君陳說者只此,以后會晤日長,隨時再為商榷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