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大總師”孫家棟事跡
孫家棟院士被譽為中國航天“大總師”;你是否在尋找航天“大總師”孫家棟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航天“大總師”孫家棟事跡(篇1)
孫家棟 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1929年4月出生,1956年8月入黨,大學文化。
孫家棟同志是著名的航天專家,“兩彈一星”元勛,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創者。在我國自主研發的100多顆衛星中,由他擔任技術負責人的就有35顆。50年多來,他傾注于我國的航天事業,參與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多個“第一”的輝煌。他主持完成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和第一顆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的總體設計。他先后擔任月球探測工程一期和北斗導航工程總設計師,建成北斗導航第一代系統。他擔任東方紅三號通信廣播衛星、風云二號氣象衛星、中巴資源衛星等3個我國第二代應用衛星工程的總設計師,主持解決一系列重大工程技術問題,各項工程均取得圓滿成功。他提出的2020年前我國月球探測工程分三個階段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我國月球探測的發展方向、目標和路線圖,為我國突破衛星基礎技術、衛星返回技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和定點技術、導航衛星組網技術和深空探測基礎技術作出了重大貢獻。
孫家棟同志2005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007年被授予“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突出貢獻者”稱號,2010年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航天“大總師”孫家棟事跡(篇2)
“中國的衛星能打多高,國外華人的頭就能抬多高”
孫家棟自我總結幾十年航天生涯,“基本的一件事就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
有一段時間,作為科學家的孫家棟曾扮演“生意人”的角色,和美國等世界一流航天強國的專家談判,將中國航天引入世界舞臺,參與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市場競爭。1990年4月7日,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美國休斯空間公司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火箭第一次發射世界一流航天強國美國的衛星。
“在現場經歷多少次發射,那次發射特別激動。不只感受到自己的心跳,旁邊人的心跳也能感覺到。有人告訴我,衛星發射成功,美國華僑流著淚激動地說,‘中國的衛星能打多高,國外華人的頭就能抬多高’?!睂O家棟說。
“他非常注重培養年輕人?!辨隙鹨惶栃l星的“70后”副總指揮龍江說。通過航天工程實踐,孫家棟培養了一批優秀航天科技人才。
遇到難題,孫家棟“喜歡看天”。嫦娥一號衛星奔月,要求準時發射、準確入軌、準確測控,但地球在轉,月球也在轉,發射窗口時間有限,這些難題讓孫家棟日思夜想,時常半夜起來站在窗口琢磨。有一次,他在涼臺上從后半夜一直站到天空泛白,月亮輪廓慢慢變淡。從主持嫦娥工程以后,孫家棟看月亮從此多了一份特別的意味。
即使是現在,孫家棟還擔任著北斗衛星導航工程、風云二號靜止氣象衛星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他每天的愛好依然是翻看大量資料,包括各國的航天資料和航天專業書籍。
航天“大總師”孫家棟事跡(篇3)
2007年,擔任中國繞月探測工程“嫦娥工程”總設計師的孫家棟已是78歲。在提前向世界公布衛星發射的詳盡時間后,我國首顆月球衛星“嫦娥一號”不辱使命,準時發射并成功進入月球軌道,執行預定科學目標。
嫦娥工程開啟了中國深空探測時代,但難度很大,光是距地球38萬公里之遙的通訊測控就前所未有,往常地球衛星軌道的高度也就是幾萬公里。風險太大,很多人認為,工程一旦出現問題,已是“兩彈一星”元勛的孫家棟70多歲前的輝煌歷史會受影響?!八菓阎鴮χ袊教焓聵I的滿腔熱情來的。”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張榮橋說。
嫦娥一號衛星順利完成環繞月球的那一刻,電視捕捉到了這么一個鏡頭:航天飛行指揮控制中心內,人們歡呼跳躍,擁抱握手。孫家棟卻走到一個僻靜角落,悄悄地背過身子,掏出手絹偷偷擦眼淚。
航天“大總師”孫家棟事跡(篇4)
孫家棟是我國著名的航天技術專家,是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創者之一,為我國突破衛星基本技術、衛星返回技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和定點技術、導航衛星組網技術和深空探測基本技術作出了重大貢獻;為創建和發展我國人造衛星總體技術、衛星航天工程管理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作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
他擔任多顆人造衛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主持完成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和第一顆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的總體設計,領導衛星研制和發射的技術管理工作,在解決重大工程技術問題上發揮了指導和決策作用,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制和發射人造衛星、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第五個發射一球靜止軌道衛星的國家。
他擔任三個我國第二代應用衛星航天工程總設計師,領導東方線三號通信廣播衛星航天工程、風云二號靜止氣象衛星航天工程、中巴資源衛星航天工程的研制工作,負責三個工程大系統的總體設計、技術決策和技術協調,主持解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技術問題。三個衛星航天工程均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航天技術實現了又一次跨越發展。
他是我國衛星導航系統的開創者之一,提任我國北斗衛星導航工程總設計師,作了多項重要決策,主持解決多項重大工程技術問題,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自主建立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他是我國月球探測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提出了2020年前我國月球探測工程分三個階段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我國月球探測的發展方向、目標和路線圖。他擔任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的總設計師,提出了工程研制的指導思想,確定了工程目標和工程總體方案,對工程各大系統的技術途徑作出重要決策,主持解決了多項關系技術問題。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成功發射,在一年工作壽命內實現了全部工程目標與科學目標,并實現可控撞月。我國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獲得圓滿成功。
孫家棟院士50年來將全部心血傾注于中國航天事業,參與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多個第一的輝煌。他曾擔任我國第一代多個首發衛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主持研制了7顆衛星;他擔任我國多項重大航天工程大系統總統計師,領導研制了20顆衛星,共計27顆衛星,約占我國成功發射衛星總數的三分之一,為我國航天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他現任北斗衛星導航工程、風云二號靜止氣象衛星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繼續活躍在我國航天技術的前沿領域。
他為人正直,顧全大局,善于綜合,敢于決策。他十分重視人才培養,通過航天工程實踐,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航天科技人才。他的業績受到我國航天界廣大科技人員的敬佩和贊譽。
航天“大總師”孫家棟事跡(篇5)
孫家棟,1929年4月出生,遼寧省瓦房店人。1958年從蘇聯學成歸國,在國防部五院一分院導彈總體設計部,跟著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搞了9年導彈,成長為一名成熟的導彈專家。1967年7月,錢學森親自點將,讓38歲的孫家棟擔任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技術總負責人,由此展開了孫家棟為之奮斗的衛星事業。孫家棟組建團隊,克服困難,沒日沒夜地工作。這一年,他的女兒出生了,由于有任務在身,妻子叫了輛板車一個人去了醫院,孩子出生時孫家棟也不知道。護士看不下去了,給孫家棟打電話,“你愛人給你生了個胖姑娘,你不過來看看?”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上天并成功入軌,傳回了人們熟悉的《東方紅》樂曲,舉國歡騰,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自主研制并發射衛星的國家。之后的日子里,孫家棟又先后擔任我國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通信衛星、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北斗導航衛星的總設計師。
作為總設計師,壓力和責任是巨大的。1974年,我國發射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可升空21秒后衛星就爆炸了,任務宣告失敗。作為責任人的孫家棟,想到團隊幾百人幾年的心血付諸東流,一個人跑到房間里大哭一場。之后的三天三夜,他和同事們在沙漠里,一寸一寸尋找火箭的殘骸,甚至把沙地挖了一尺多深,把混在沙子里的螺絲釘、小鋼塊、小線頭一點點收集起來,查找事故原因。當他發現是因為一節小小的導線,釀成了這場大爆炸后,他嚴抓細節,狠抓質量,逐步建立了中國航天第一套完整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把一顆顆衛星“捧”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