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為什么要稱帝
有人曾經有過這樣一段疑問,覺得拿破侖雖然打敗了之前的封建勢力,將原來的皇帝趕下了臺,可是自己卻又再次成為皇帝坐上皇帝寶座,這不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嗎?這樣一來他和之前皇帝又有什么區別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拿破侖為什么要稱帝,歡迎大家閱讀。
拿破侖為什么要稱帝
拿破侖為什么稱帝這是許多人都疑惑的事情,甚至也有人認為拿破侖稱帝簡直就是歷史的回轉,并沒有任何的積極作用。那么事實果真是如此嗎?拿破侖為什么要稱帝呢?其實說起來也是很簡單的一個問題,主要還是和當時的社會情況結合起來,要知道拿破侖雖然是成為新一代的皇帝了,可是他這個皇帝卻和之前的性質完全不同。拿破侖所代表的是資產階級,而這也是那個時代所需要的,和之前的封建皇帝完全的不同,所以拿破侖才能得到人們的支持。
其實在問拿破侖為什么要稱帝的時候,首先也要知道拿破侖之前的波旁王朝還沒有死心,隨時有可能反撲過來,而拿破侖為了保護自己的革命果實,當然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所以才登上皇位,成為一個獨裁專政的霸權主義者,其實拿破侖稱帝的行為也是無可厚非的,更多的原因還是因為那個時代所催生的,拿破侖除了要保護自己的權益之外,也是順應了歷史的河流。
拿破侖為什么要稱帝其實原因有很多,但是總結起來還是因為拿破侖本身思想和能力的突出,再加上當時的歷史條件,拿破侖稱帝是一件必然發生的事情。
拿破侖加冕
拿破侖加冕圖也被稱為是《拿破侖一世加冕式》,這幅畫是由法國著名的畫家達雅克·路易·大衛創作出來的,因為具有非凡的意義至今仍被保存在盧浮宮之中,《拿破侖加冕圖》主要是記錄當時拿破侖在巴黎接受加冕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而創作的著名油畫。
在拿破侖加冕的這個儀式上,還發生了一點的小意外,當時為了鞏固新的國家和拿破侖的帝位,本來是請來了羅馬的教皇來給拿破侖加冕的,希望借著教皇的地位可以讓更多的人承認拿破侖,可是讓人驚訝的是在加冕的時候,拿破侖拒絕向教皇下跪,而且自己拿過皇冠帶了上去。而創作《拿破侖加冕圖》的畫家為了避免這樣尷尬的真實事情,費勁心思才想到改畫加冕儀式的后半段場景,這樣一來《拿破侖加冕圖》既可以彰顯出拿破侖的主要地位,同時也避免了讓教皇尷尬的瞬間。
在《拿破侖加冕圖》中他穿著華麗的服飾已經戴好了皇冠,并且手中拿著的正是王后的小皇冠,正準備為自己的妻子加冕。在《拿破侖加冕圖》中大大小小的人物達到了上百個,場面是非常宏大并且非常壯觀的,除了《拿破侖加冕圖》之外還沒有別的作品可以有這樣嚴肅的氣勢,為了畫好這幅作品,畫家不僅請來了許多人作為模特兒,而且還專門找人過來模仿這個全景。
這幅《拿破侖加冕圖》匯集了畫家達維特一生的心血,從中可以看出他高超的素描技巧,里面的人物各個神態威嚴,而圖畫的色彩更是富麗堂皇,這樣難得的畫作在畫家中可謂是經典作品了。
拿破侖性格
拿破侖是一位世界上人盡皆知的著名人物,而之所以拿破侖能夠獲得那樣大的成就,其實和拿破侖性格也有著很大的關系,他或許可以屬于那種一夜之間突然成名并且獲得重要權力的人,雖然他入伍的時間并不長,但卻在短短時間內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而人的命運大部分都是由性格注定的,那么拿破侖性格是怎樣的呢?
大家都知道拿破侖的身材比較矮小,而且因為出生地的原因拿破侖的口音一直不是特別的標準,他也因此而受到許多的嘲笑,如果是一般人可能會產生自卑的心理,但是拿破侖的性格決定了他不可能會那樣,別人的嘲笑反而讓拿破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心,他的心底有著強烈的欲望。所以拿破侖性格中有著無法撼動的自信和勇氣。
除此之外其實在拿破侖性格里并沒有知恩圖報、或者情深意重這些詞語。他明明表現的非常喜愛自己的原配約瑟芬,可是當對方不能生孩子時,他便毅然的拋棄了她另娶她人,有人認為其實在拿破侖性格中還有著自私的一面,只不過很多時候他并沒有表現出來罷了,等到了關鍵時刻,他還是會放棄感情而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事情。
其實拿破侖的性格屬于非常堅韌的,而且還有著無限的野心,同時他更不會替別人著想,在他加冕的時候不肯向教皇低頭就可以看出拿破侖的性格里那份高傲和不可一世。但是作為一個成功的偉大人物,拿破侖性格還有著堅強不息、永不放棄的一面。
看了“拿破侖為什么要稱帝”還想看:
1.拿破侖已登上權力巔峰為什么還要稱帝
2.拿破侖為什么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