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的相關評價
《了凡四訓》這本書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以此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
了凡四訓的相關評價:《了凡四訓》是一本種德立命、修身治世類教育書籍。作者為明代袁黃,字坤儀,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歲,全文分四個部分。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原本為教訓自己的兒子,故取名《訓子文》;其后為啟迪世人,遂改今名。在《了凡四訓》里,袁了凡以其畢生的學問與修養,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大量真實生動的事例,告誡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要自強不息,改造命運。該書雖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內涵深刻,兼融儒釋道三家思想和真善美中華文化,所以數百年歷久不衰,為各界人士欣然傳誦,時至今日,仍然是膾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
在《了凡四訓》里,袁了凡以其畢生的學問與修養,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大量真實生動的事例,告誡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要自強不息,改造命運。
香港中華道德學會贊美袁了凡以“改造命運的精神,創造自己的幸福,以及社會、國家,乃至全人類的光明前途”,稱此書是創造幸福的寶典。
曾國藩對《了凡四訓》最為推崇,讀后改號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也。’”將其列為子侄必讀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書。
胡適先生則認為,《了凡四訓》是研究中國中古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
豐富內涵
大家對“命中注定”這個詞都耳熟能詳了,也許有人要問:是不是真有“命運”這回事呢?如果有,我們能不能改變既定的命運呢?答案是肯定的——有,而且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去改變!
《了凡四訓》這本書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以此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現身說法”:在早期驗證了命數的準確性,到后來進一步通曉了命數的由來,說明了人們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運、自求多福的道理。
相關閱讀:
袁黃(1533年-1606年),初名表,后改名黃,字慶遠,又字坤儀、儀甫,初號學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號了凡稱之。年輕時聰穎敏悟,卓有異才,為萬歷初嘉興府三名家之一。萬歷十四年中(1586)進士,十六年授寶坻知縣,頗有政績,被譽為“寶坻自金代建縣800多年來最受人稱道的好縣令”。萬歷二十年(1592),倭寇進犯朝鮮,升任兵部職方司主事,不久調任援朝軍營贊劃,謀劃平壤大捷,一舉扭轉戰局。后罷歸鄉里,著書立說,擔任《嘉善縣志》主筆,1606年夏去世,享年7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