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幾次出使西域
張騫在路上對這些國家都一一進行了了解,對當地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物資特產,軍事儲備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記錄,為以后漢朝西進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張騫幾次出使西域,歡迎大家閱讀。
張騫幾次出使西域
張騫,中國古代西漢時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險家,旅行家,生年大約在公元前164年,卒于114年,一生中兩次出使西域,功績婓然,而被漢武帝劉徹封為博望候,以示表彰嘉獎。
張騫一生中共出使西域兩次,兩次出使西域的目的都是為了消滅西漢的敵人匈奴,而欲聯合同時受匈奴威脅的西域諸國共同反擊,進行的外交聯合。第一次出使西域想要尋找的合作伙伴是大月氏,但是10多年的時間大月氏也無意東返復仇,任務失敗,第二次出使西域,漢武帝想要聯合烏孫國,卻不想張騫到達時,烏孫國內內亂,任務又失敗了,但是兩次的西域之行,讓張騫積累了第一手當時西域諸國的國情資料,并積極擴大西漢在西域的影響力。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從公元前139年至公元前126年結束,歷時13年之久,走的路途達到幾千公里,到過的西域諸國幾十個,跋山涉水,歷經艱辛,出發前的100多人的隊伍,返回長安時只剩下他和向導甘父,代價非常慘重。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從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結束,歷時4年,第二次的西域之行因為有第一次積累下來的豐富經驗,在路線上更節約時間,而且西域諸國對東方的漢朝早有耳聞,在能有機會和漢朝平等交往時,都非常歡迎漢朝的使節,而且張騫帶了很多漢朝給西域各國準備的財物和特產,第二次的出使西域算是非常友好的宣揚國威,結交友國的旅行。
張騫出使西域的時間
張騫,生于公元前164年,卒于114年,早期經歷不詳,在出使西域前在漢朝當一個小官,默默無名,史書文獻鮮有記載他出使西域前的事跡。
西漢建立之初,就早已飽受匈奴不斷騷擾西北邊境,甚至有威脅漢朝都城長安的危險。在此時代背景下,漢武帝劉徹決定聯合匈奴的世仇,位于匈奴西邊的游牧民族大月氏,一起共同抗擊匈奴,于是招榜天下,尋找有才干,有學識的人出使西域,就這樣,張騫應召為國報效。
于公元前139年,率領100多人的隊伍,在降漢的匈奴人甘父向導下,向西域進發。穿越河西走廊,匈奴的大片控制區域,尋找大月氏國。出使途中,波折不斷,第一次被匈奴截獲,在匈奴被拘押達10年,好不容易逃出去了,找到大月氏國卻情況已發生改變,大月氏國不想東返了,更不用說和漢朝一起攻打匈奴,張騫逗留一年有余,失望返回漢朝,悲慘的是,想繞過匈奴的控制區域,卻還是被匈奴發現,又被扣押了一年,整個出使西域歷時13年之久,回到故土長安,張騫受到了長安人民和漢武帝的熱烈歡迎。
就這樣,第一次出使西域沒有完成任務,卻帶回了豐富的西域諸國的地理人文信息。
張騫隨后又在公元前119年進行了第二次西域之行,歷時4年于115年返回,這次是東西方的友好交流之行,帶回的烏孫使者感嘆漢朝的強盛,積極幫助漢朝傳播在西域諸國的影響力,而后東西交流越來越廣泛深入。貿易,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積極提升。
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
張騫,西漢時期漢中成固縣人,生于公元164年,卒于公元114年,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歷史上偉大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因為功績卓著,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以表彰張騫出使西域博聞廣識的貢獻。
公元前139年,張騫開始了第一次出使西域,從長安城出發,往西出隴西,經過武威,酒泉,跨過玉門關,經達樓蘭,再往西到達龜茲,再往西到達大宛,康居,最后終于找到了大月氏國,至此距離出發時已過了10余年,這一路上不僅時間艱難漫長,而且路途遙遠曲折,張騫面對的不僅是自然環境的嚴酷,還有歷經磨難的心理折磨,卻始終不忘初心,堅守理想,在大月氏國逗留一年后,月氏國王無意東返,張騫一行只得失望返回,到這里任務還沒結束,在返回的路線選擇上,為避開匈奴的控制區,從蔥嶺返回,這條路在10年前還不是匈奴的控制區,卻在10后已經被匈奴兼并,張騫又落入虎穴了。直到公元前126年,才和向導甘父二人返回長安,整個出使西域歷經13年之久。從最初的100多人的隊伍,只剩下2個人了。
在出使西域的路線上,生活著大大小小的西域諸國,張騫在路上對這些國家都一一進行了了解,對當地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物資特產,軍事儲備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記錄,為以后漢朝西進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
看了“張騫幾次出使西域”還想看:
1.張騫要出使西域的原因
2.張騫出使西域介紹
3.最早出使西域的人—張騫
4.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