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通俗演義》內容簡介
《清史通俗演義》是2006-5-1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東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清史通俗演義》內容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清史通俗演義》內容簡介
全書共十卷一百回。
革命功成,私史雜出,排斥清廷無遺力。甚且摭拾宮間事,橫肆譏議,識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無失德也,則垂至億萬斯年可矣,何至鄂軍一起,清社即墟?然茍如近時之燕書郢說,則罪且浮于秦政隋煬,秦隋不數載即亡,寧于滿清而獨永命,顧傳至二百數十年之久歟?昔龍門司馬氏作《史記》,蔚成一家言,其目光之卓越,見解之高超,為班、范以下諸人所未及,而后世且以謗史譏之。烏有不問是非,不辨善惡,并置政教掌故于不譚,而徒采媒褻鄙俚諸瑣詞,羼雜成編,即詡詡然自稱史筆乎?以此為史,微論其穿鑿失真也,即果有文足征,有獻可考,亦無當于大雅,勸善懲惡不足,鬻奸導淫有余矣。
鄙人自問無史才,殊不敢妄論史事,但觀夫私家雜錄,流傳市肆,竊不能無慊于心,憬然思有以矯之,又自愧未逮。握槧操觚者有日,始終不獲一編。而孰知時事忽變,帝制復活,籌安請愿之聲,不絕于耳,幾為鄙人所不及料。顧亦安知非近人著述,不就其大者立論,胡人犬種,說本不經,衛女狐綏,言多無據。鑒清者但以為若翁華胄,夙無穢聞,南面稱尊,非我莫屬;而攀鱗附翼者,且麋集期旁,爭欲借佐命之功,博封王之賞,幾何不易君主為民主,而仍返前清舊轍也?
《清史通俗演義》基本信息
作 者:蔡東藩著,文軒 整理
出 版 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5-1
頁 數:598
字 數:595000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806280294
包 裝:平裝
《清史通俗演義》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年—1945年),名郕,字椿壽,號東藩,居于臨江書舍(蔡東藩舊居),蕭山臨浦鎮人。著名演義小說作家、歷史學家。兒時閱讀《資治通鑒》等史書,時人稱為“神童”。光緒十七年(1891)中秀才。宣統元年(1909)中省優貢生。1910年朝考以優入選,翌年春赴福建以知縣候補。因不滿官場惡習,月余托病回鄉。辛亥革命后,應好友之邀,到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任編輯,修撰《高等小學論說文范》、《中等新論說文范》、《清史概論》等書。從1916年至1926年的十年間,蔡東藩寫成歷朝通俗通義,有:《前漢通俗演義》、《后漢通俗演義》、《兩晉通俗演義》、《南北史通俗演義》、《唐史通俗演義》、《五代史通俗演義》、《宋史通俗演義》、《元史通俗演義》、《明史通俗演義》、《清史通俗演義》、《民國通俗演義》(部分)。全書共11部、45冊、1040回、600余萬字,記述了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20年間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該書在史料上遵循“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的原則;在體裁上突出“義以載事,即以道情”的特點,并且自寫正文,自寫批注,自寫評述。在撰編《民國通俗演義》中,對清廷之腐敗,予以抨擊,其間曾收到恐嚇信及子彈,迫其修改,蔡不變初衷。又著有《西太后演義》(又稱《慈禧太后演義》),增訂清初呂安世所著《二十四史演義》,其一生共著書13部,撰寫700余萬字,篇幅之巨堪稱歷史演義的奇跡,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