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墳時代的歷史文物
日本古代繼彌生時代之后的時代,因當時統治階級大量營建“古墳”而得名。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墳時代的歷史文物,歡迎大家閱讀:
古墳時代的歷史文物
隨著階級對立的加深和國家的確立,武器制造業大大發展。大和政權為了在國內加強控制,在朝鮮半島謀求擴張,大量制造新式的鐵兵器,其種類主要有刀、槍、矛、箭等,各有不同的型式。鐵鎧甲分“短甲”和“掛甲”兩種。前者主要流行于前期,適用于步戰,后者流行于中期以后,適用于騎馬戰。戰馬亦有披鐵甲的,和歌山縣大谷古墳的發現可以為證。由于騎馬戰術的發展。馬具的制作很發達。統治階級將當時最新的工藝技術用于鑣、鞍、鐙等各種馬具的制作,在銅、鐵之上施鎏金花紋,甚為精美。
銅鏡仍然被視為珍貴而神奇的器物,一方面繼續從中國輸入,另一方面就地制造。古墳中隨葬的銅鏡,有許多是前代留傳下來的,其中包括各種中國鏡和大量的三角緣神獸鏡。本地制造的“倭鏡”種類很多,大體上系模仿中國鏡而作,但有的銅鏡如大阪府紫金山古墳出土的“勾玉紋鏡”、奈良縣新山古墳出土的“直弧紋鏡”、群馬縣八幡原出土的“狩獵紋鏡”、奈良縣佐味田寶□古墳出土的“家屋紋鏡”等,花紋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后期流行的“鈴鏡”,花紋雖仿中國鏡,但附有響鈴,是日本特有的。
裝飾品主要為金銀和玉石兩大類。金銀飾品有指環和耳飾,前者是金質的;后者有金有銀,但大多為銅質鎏金。玉石裝飾品,以手鐲與項鏈為常見。手鐲有所謂“鍬形石”、“車輪石”和“石釧”,多系碧玉制成,石釧也有不少是滑石制的,三者形狀各異,溯其淵源,都系模仿前代的貝鐲,但真正的貝鐲在當時已很少見。項鏈由勾。
古墳時代的農業發展
農產品除最重要的水稻以外,還有谷子、大麥、小麥、大豆、小豆等糧食,各種瓜類和茄子、蘿卜、桃、柿等果菜,同時普遍植麻。農耕工具中,石器已絕跡,木制的鍬鋤鑲有鐵口,有一種大型的鐵制三齒耙或四齒耙,最適于開墾。至少在后期已有鐵犁,島根縣匹見町的發現便是例證。鐵鐮的廣泛使用,使收割的效率亦有提高。此外還飼養馬、牛、豬、狗、雞等家畜和家禽。
古墳時代的陶器,有“土師器”與“須惠器”兩種不同的陶系。土師器流行于整個古墳時代,由土著的“土師”部民在各地制作,制法為泥條盤筑,慢輪修整,燒成溫度約850℃,紅褐色,無花紋,器形主要有壺、甕、碗、高腳杯等,各方面都與彌生式陶器相似,系自彌生式陶器發展而來。須惠器是中期才從大陸引進的,代表一種新的制陶技術,主要由來自朝鮮半島的“陶部”工人在相當集中的場所制作,采用快輪制法,在狹長而有傾斜度的“登窯”中燒制,燒成溫度在1000℃以上,質地堅硬,呈青灰色,往往有自然釉附在表面,器形富于變化,主要為壺、瓶、盤、碗、杯、高腳杯等類。
看了“古墳時代的歷史文物”還想看:
1.古墳時代的歷史概述
2.古墳時代最大的墳墓是什么
3.古墳時代的和服是怎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