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日本為什么要與中國建交
三十年前 ,在中日兩國老一代領導人的共同努力下 ,實現了兩國邦交正?;T谥腥罩g這一歷史性的重大事件中 ,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榮起了重要的作用。那么1972年日本為什么要與中國建交?
1972年9月,上臺執政僅兩個多月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為何要在尼克松訪華之后、中美正式建交之前匆匆訪問中國,并在訪華期間與中國實現邦交正?;?
讓日本大為尷尬的美國外交行動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政府從中、日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及亞洲與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的大局出發,提出了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目標。然而,戰后的日本在美國的壓力下,1952年4月,吉田茂政府同臺灣當局締結了所謂的“和平條約”,宣布建立所謂的“外交關系”,公然對新中國進行挑釁,為中日邦交正?;O置了嚴重障礙。
在此情況下,中日關系不得不從民間入手,“民間先行,以民促官”,大力開展民間外交,以“漸進積累”方式為兩國關系正?;瘎撛鞐l件。此后,中日兩國的民間貿易和文化交流不斷發展起來。日本人民要求恢復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呼聲也日漸高漲,從而為兩國關系在20世紀70年代取得突破打下了群眾基礎。
1971年7月15日上午,日本首相佐藤榮作開完內閣會議,剛要走出會議室,他的秘書把一份備忘錄送到他面前。佐藤看完備忘錄后,臉色頓時變了,只見上面寫道:“基辛格博士于7月9日至11日訪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尼克松總統將于明年5月以前訪華。(尼克松訪華公報)發表時間為日本時間上午11時半。”佐藤連忙看手表,11時27分,離發表僅剩3分鐘。
這則消息對他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他絕對沒想到尼克松會把日本撇在一邊,事先既不聯系也不商量便密派基辛格作為其特使訪華,并決定自己也親自前往中國訪問。僅在八個月前佐藤赴美訪問時,尼克松還向他保證:“關于對華政策將來的發展,將繼續與貴國密切聯系和協商。”如今,尼克松這種撇開日本決定訪華的做法使佐藤政府陷入尷尬境地。
佐藤榮作是1964年11月出任日本首相的。上臺前,他在對華政策上講了不少漂亮話。可執政后卻繼續追隨美國,親蔣反華。因此,在他執政的7年零8個月之中,中日關系依然原地踏步,沒有任何進展。美國總統的中國之行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給日本帶來巨大的沖擊。日本政界一批有識之士以此為契機,強烈要求日本當局迅速開展自主和平外交,改善日中關系。
田中首相上臺,接受訪華邀請
1972年7月,在中國問題上一籌莫展的佐藤榮作在一片反對聲中,被迫辭去首相職務。接著,田中角榮在選舉中獲勝,出任新首相,并很快組成了田中內閣,大平正芳任外相。
在7月7日召開的第一次內閣會議上,田中就公開宣布“要加快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邦交正?;牟椒?rdquo;。他還表示:“充分理解”中國政府一貫主張的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原則,即: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二、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三、日臺條約是非法的、無效的。大平正芳外相說得更加明確:為實現邦交正?;?,首相或外相有必要在某個時期訪華。
為加速中日邦交正?;牟椒?,周恩來作了一系列安排。10日,周恩來派中日友協副秘書長孫平化率上海舞劇院到東京訪問演出,并指示孫抓住時機,爭取向田中首相當面轉達他的邀請:“只要田中首相能到北京當面談,一切問題都好商量。”7月16日,周恩來在會見日本社會黨前委員長佐佐木更三時又表示:“如果日本現任首相、外相或其他大臣來談恢復邦交問題,北京機場準備向他們開放,歡迎田中本人來。”
日本方面的反應也是神速的。7月22日,大平外相破例會見了孫平化。孫平化轉達了周恩來的邀請:如果田中、大平先生愿意去北京直接進行首腦會談,中國方面表示歡迎。 8月11日,大平外相再次會見孫平化,正式表示,田中首相已決定訪華,并對周恩來的邀請表示感謝。
次日,中國外交姬鵬飛通過新聞媒介正式宣布:中國周恩來“歡迎并邀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國,談判并解決中日邦交正?;瘑栴}”。8月15日,田中首相在東京的帝國飯店親自接見了孫平化,正式接受訪華邀請,并告之準備在9月下旬或10月初成行。雙方商定,待訪華日程確定后,再由中日雙方同時發表公告。田中還表示,希望通過訪華,一舉建交。
9月21日,中日雙方在北京時間上午10時(東京時間11時)在北京和東京同時發表公告:“日本國內閣大臣田中角榮愉快地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周恩來的邀請,將于9月25日至30日訪問中國,談判并解決中日邦交正?;瘑栴},以建立兩國之間的睦鄰友好關系。”至此,田中訪華完全確定下來。
田中首相答詞中的“添麻煩”引起中國人的反感
要到中國訪問,對田中角榮來說,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盡管從其就任內閣大臣到落實訪華,僅短短兩個多月,充分顯示出他的政策決斷力和行動力,但訪華能否成功,談判是否順利,田中心里沒有多大的把握。為此,他做了認真的準備,包括精神準備。訪華前夕,他對大平外相說:“大平君,我們搞恢復邦交正常化問題,不知會怎樣。人生一世,花開一季,人總是要死的,要死就一塊死吧,我是有這個準備的。”
在做好了精神準備的同時,田中對中國情況也有了相當的了解。他閱讀了大量有關中國的書籍,其中包括《毛澤東,他的詩和人生》、《周恩來——中國幕后的杰出人物》、《周恩來談日本》、《日中問題》以及《中國手冊》、《中國指南》等。田中不僅研究中國,研究毛澤東、周恩來,就連當時的外交部長姬鵬飛也是他研究的對象。在經過一番精心準備后,9月25日,田中首相一行啟程。陪同他來訪的有大平正芳外相以及其他日本政府要員。
上午11時30分,田中首相、大平外相一行乘坐的道格拉斯日航專機在北京機場徐徐降落。身穿灰色西裝的田中快步走下飛機,與已在那里等候的周恩來熱情握手,歷史在這一瞬間掀開了新的一頁。五星紅旗和太陽旗在機場上空飄揚,軍樂隊奏起了兩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和《君之代》。中國人又看到了那面太陽旗,聽到了《君之代》。這些在三四十年代對中國人民是侵略和災難的象征,而如今卻成為友好往來的標志,不禁令人感慨時代的巨大變遷!
當天下午,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田中角榮一行的主要官員。雙方稍事休息后,接著在安徽廳進行了第一次正式會談。會談主要在周恩來、姬鵬飛和田中角榮、大平正芳之間進行。
會談結束后,日方發言人二階堂進向記者發表談話。他高興地說:“這是一次歷史性會談。為實現日中邦交正?;?,雙方以驚人的坦率態度,就各自的立場和想法交換了意見。這次會談非常有意義。通過這次會談,我得到的印象是,田中首相這次訪華一定會取得成功。”
當晚,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設宴歡迎田中角榮一行。在周恩來致祝酒詞后,田中首相致答詞。他在回溯了日中多年的交往歷史以后,說出如下一段話:“然而,遺憾的是,過去幾十年間,日中關系經歷了不幸的過程。其間,我國給中國國民添了很大的麻煩,我對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講到這,剛才還在鼓掌的中方人員表情頓時嚴肅起來,宴會上的熱烈氣氛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顯然,中國方面對田中“添了麻煩”這個輕描淡寫的措辭很不滿意。不過田中致辭結束時,中國方面還是報以熱烈的掌聲。
第二天會談一開始,周恩來對此發表意見。他嚴肅指出:“在昨天的宴會上,田中首相講添了很大的麻煩,這一表達引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感。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用‘添麻煩’來表述,中國人民是通不過的。因為‘麻煩’一詞在漢語里意思很輕,普通的事情也可以說是‘添麻煩’。”田中解釋說,從日文來講,“添麻煩”是誠心誠意表示謝罪之意,而且包含著保證以后不再犯、請求原諒的意思,分量很重。他還表示,如果這樣的表達不合適,可以按中國的習慣改。
后來在起草聯合聲明時,田中履行了自己的承諾。聯合聲明這樣寫道:“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于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由于事先雙方已交換了聯合聲明草案,意見比較接近,因此短短5天中,整個建交談判比較順利。不過圍繞日臺關系和日本侵華賠款問題,雙方展開一番唇槍舌戰,成為整個談判過程中比較敏感和棘手的問題。
1952年日臺締約,建立了所謂的“外交關系”。此后,日臺關系一直是中日邦交正?;闹饕系K。因此我方提出的復交三原則中,最后一條便是“日臺條約是非法的、無效的,應予廢除”,并要求在雙方的聯合聲明中寫上這條。但日方一再強調自身的處境和困難,請中方予以體諒和照顧。最后,雙方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達成協議:日方在聯合聲明的前言中重申“充分理解”我復交三原則,在此前提下,我方同意在聯合聲明中不提日臺條約,而由日方單方面作出聲明。于是,29日聯合聲明簽字后,大平外相舉行記者招待會,公開聲明:作為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結果,日臺條約已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宣告結束。至此,這一分歧得到圓滿解決。
關于日本侵華賠款問題,早在田中訪華之前,我方已向日方正式轉告,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準備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并建議將此寫入聯合聲明。我方之所以這樣做,是從兩國人民的友好關系出發,不想使日本人民因賠款而加重負擔。田中首相表示,中國把恩怨置之度外,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處理問題,日本應積極地評價中國的這一友好表示,并對此表示深深的謝意。最后,在聯合聲明中載入:“中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
毛澤東:“你們吵架吵完了”
毛澤東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高超的指揮者。他在9月27日中日建交談判出現嚴重分歧、中日邦交正常化遇阻的關鍵時刻會見了田中一行。田中和大平等在周恩來的帶領下,來到毛澤東住處。剛一進門,毛澤東就說道:“你們吵架吵完了?”接著又說道,“不打不成交嘛!”田中首次領略到毛澤東的幽默、風趣,他驚嘆毛澤東能夠把重大的政治事件轉換為輕松的話題。一小時的談話,始終都在輕松、友好的氣氛中進行。毛澤東先是開玩笑說:“我是個大官僚主義者,見你們都見得晚了。”然后又稱贊大平的名字好,是“天下太平”,說得大平在一旁喜滋滋的。接著又問起會談情況,并說道:“總要吵一些,天下沒有不吵的。吵出結果來就不吵了嘛!”
當時正在進行中的建交談判,爭論十分激烈,田中對談判能否最后達成協議心里沒底,毛澤東的這句“吵出結果來就不吵了”使他吃了定心丸。這清楚地表明一切都由毛澤東最后拍板,他為談判最后達成協議開了“綠燈”。
毛澤東十分重視日方對侵華戰爭如何表態的問題,他問田中:“你們那個‘增添麻煩’的問題怎么解決的?”田中回答:“我們準備按照中國的習慣來改。”毛澤東進一步告誡說:“只說句‘添了麻煩’,年輕人也不會滿意。在中國,這是把水濺到女孩子裙子上時說的話。”一句輕松的俏皮話,點出了問題的實質。
在談論了談判中的關鍵問題之后,毛澤東開始海闊天空,古今中外,縱論天下。話題從中日兩國的交往史,談到兩國政府間打交道解決兩國關系;從日本天皇談到中國唯一的天皇——唐朝第三代皇帝、武則天的丈夫高宗;從《四書》《五經》談到家庭又談到毛澤東的幼年時代。
會見結束時,毛澤東指著周圍書架上的書說道:“你們看,我是中了書毒了,離不開書,每天不讀書就無法生活。”他又指著《楚辭集注》六卷說:“這套書是送給田中首相的禮物。”田中高興地說:“多謝,多謝。您知識淵博,還這么用功,我不能再喊忙了,也要努力學習。”盡管田中一再謙讓,毛澤東還是把他們送到門口,目送著田中一行離去。第二天,田中一行參觀故宮。記者問大平,見到毛澤東有什么感想。大平說,毛主席有權威、民主,講話很平易近人。
1972年9月,上臺執政僅兩個多月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為何要在尼克松訪華之后、中美正式建交之前匆匆訪問中國,并在訪華期間與中國實現邦交正?;?在田中首相訪華以前,又是誰充當了類似基辛格這樣的角色,他是田中授權的“特使”,還是冒牌的?在中日邦交正?;恼勁羞^程中,又有哪些細節值得玩味?
在毛澤東和田中會見之后,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1972年9月29日,中日雙方終于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政府聯合聲明》。周恩來、姬鵬飛與田中、大平分別代表兩國政府在聯合聲明上簽字。聯合聲明宣布:自該聲明公布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間迄今為止的不正常狀態宣告結束;決定自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關系,并盡快互換大使;決心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兩國持久的和平友好關系。
聯合聲明的發表使中日兩國人民為之奮斗了整整20年的邦交正?;K于實現了。1972年9月29日這一天載入了中日兩國關系的史冊。 “他比尼克松勇敢”
29日下午,田中首相一行結束了在北京的全部日程,由周恩來、姬鵬飛陪同,乘專機前往上海訪問,然后再啟程回國。
在飛機上,田中、大平與周相對而坐。原先抱著“達不成協議就不回去”的田中,此時格外放松,不一會兒便鼾聲大作,進入夢鄉,讓周恩來與大平交談去了。
飛機抵達上海虹橋機場后,受到上海市負責人及3000名群眾載歌載舞的熱烈歡迎。當晚,上海市舉行盛宴歡迎田中一行。因中日兩國已建立邦交,宴會的氣氛顯得格外融洽、熱烈。田中談笑風生,平時素不嗜酒、連喝幾口啤酒都要臉紅的大平也離開自己的座位,主動到全場每桌碰杯祝酒。田中對大平說:“沒想到大平君這么能喝啊!”大平動情地說:“我已經完成了大事業,即使倒下化為上海的泥土,也心甘情愿。”
翌日,田中一行結束中國之行,滿載著訪華的豐碩成果離滬回國。周恩來、姬鵬飛和6000多名群眾到機場熱烈歡送。田中緊緊地握著周恩來的手,表示“受到如此盛大熱烈的歡送,很感動”,并請周恩來轉達他對毛澤東主席的問候。他還向周發出了誠摯的邀請,希望他能到日本訪問。
周恩來送別田中后立即乘專機返京。在飛機上,他欣慰地說道:“我們和日本是兩千年的歷史,半個世紀的對立,20多年的工作。今天,我們已經看到時代螺旋式地前進了。”對此,他十分欣賞和欽佩田中角榮的決斷能力和超凡勇氣。的確,從田中上臺到實現中日邦交正?;瘍H僅用了84天,這種破竹攻勢就連日本國內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感。后來,周恩來在會見日本客人時曾高度評價田中。他說:“田中先生一上任就立即做出決斷,恢復邦交,這是了不起的,值得稱贊,他比尼克松勇敢。”
從此,中日兩國關系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