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之戰的結局與影響
公元212年—214年,劉備率軍三萬多人與劉璋展開“益州之戰”。劉備、龐統、張飛、諸葛亮、趙云、馬超等人都參與了此次戰役,最終劉備占領益州。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益州之戰的結局與影響,歡迎大家閱讀。
益州之戰簡介
自赤壁之戰后,劉備領有荊州,為實現《隆中對》跨有荊、益的計劃,已有意圖進攻益州。此時劉璋受制于據守漢中的張魯,又有強大的曹操意圖攻取漢中,對蜀地構成威脅,張松于是勸劉璋歡迎劉備入蜀,以增強實力自保。劉璋于是請劉備入蜀。劉備入蜀后初期與劉璋關系良好,劉璋更給兵士予劉備和讓他督白水軍,讓他進攻張魯。劉備到了葭萌后就不再前進。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劉備與劉璋決裂,并發動戰爭。劉備一直向成都逼近,諸葛亮、張飛和趙云亦入蜀助戰,但劉備軍隊在雒城時受阻一年,直至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劉備圍困成都,劉璋才向劉備投降。
益州之戰的結局與影響
劉備入成都,自領益州牧,大宴士卒,以諸葛亮為軍師,對有功將佐論功行賞、加官晉爵。同時,采納劉巴建議,鑄直百錢,開辦官市,穩定物價,恢復生產,很快鞏固了在益州的統治地位。
劉備自此奪得益州,領益州牧,并且流放劉璋到公安。劉備得益州后,實現了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跨有荊、益”的計策,為劉備建立了一個穩固的基地。
劉備奪得益州后,孫權則向劉備索取荊州,劉備只說:“我得到涼州后,定當將荊州給你。”孫權因而忿恨,并且派呂蒙襲取長沙、零陵和桂陽三郡,與劉備爭奪荊州,破壞了孫劉聯盟;同時種下了日后孫權命呂蒙襲取荊州的禍根。
曹操在隨后一年(215年)占領漢中,危及蜀地安全,其間亦爆發過一些戰役,為著益州的安全,劉備于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動漢中之戰,與曹操爭奪漢中。
看了“益州之戰的結局與影響”還想看:
1.益州之戰的結局與影響有哪些
2.東京之戰的結局與影響有什么
3.益州之戰簡介
4.彭城之戰的結局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