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的背景
官渡之戰到底是一場什么樣的戰爭,為何大家都喜歡研究這場戰斗,他整個戰場的布局究竟有多廣,又涉及了哪些地點,為何取名叫做官渡之戰,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官渡之戰的背景,歡迎大家閱讀。
官渡之戰的背景
官渡之戰發生的時間是東漢末年,那時漢室王朝衰敗至極點,董卓謀逆造反,被袁紹軍隊集結軍隊加以討伐,并最終將董卓殺死,另外方面,曹操帶著漢室皇帝占據一方,打著恢復漢室的旗幟烽煙不斷。這廂袁紹軍與曹操軍勢力不斷擴張,占據的領土已經相鄰咫尺,袁紹軍隊那時的力量已升至頂點,妄圖吞并曹操軍隊,成為一方的霸主。
而那廂,吳國內亂,孫策被刺客刺殺而亡,孫權繼位,正忙著處理自己國內之亂事,暫時沒有時間去參與,也沒有精力去參與到官渡之戰。蜀國實力弱,但卻不安于本分,趁著袁紹與曹操的戰爭,妄圖想分一杯羹,于是劉備繞道曹軍背后,想來次偷襲,結果卻以失敗告終,失敗不要緊,但是卻將關羽給曹操擄了去,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袁紹覺得自己一定能夠戰勝曹操,于是集結軍隊,備好兵器,聲勢浩蕩的就出發了,但此人太過剛愎自用,聽不進諫言,而曹操力弱,在選址和戰術上是避其鋒芒,選擇合適的戰術去完成這場戰斗的。
袁紹的失敗,曹操的成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之杰作,缺一不可。
官渡之戰的影響
官渡之戰,它是一場具有重要意義的戰役,它聞名于世是因為此戰的結果,是歷史上極為有名的以弱勝強的一場戰爭。但他對于后世的影響,卻是遠遠大于這個戰爭本身的結果的。
那么官渡之戰對后期的整體形勢產生了怎么樣的影響呢?它給誰帶來了最大的利益收獲?
官渡之戰,戰爭雙方是曹操軍隊和袁紹軍隊,整體的對戰結果是曹操取得了全面性的勝利,袁紹從此退出了爭霸生涯,倍受打擊,導致后期的抑郁而終。
官渡之后,袁紹退出,孫吳內亂穩定,劉備勢力逐漸強大,曹操更不在話下了,從此形成了三國鼎立的政治格局。這是官渡之戰宏觀上對政治局勢的影響,那么接下來我們將細致解析具體影響方面。
首先,對于曹操,在這場戰爭中他絕對是當仁不讓的最大獲益者,他吞并了袁紹的勢力范圍,成為了北方的霸權者,勢力也逐漸開始了發展壯大之旅。
其次,對于劉備方,以為與袁紹結盟,一定可以從這場戰爭中分到一杯羹,但結果卻是大出意料之外,失敗也就算了,結果居然還讓關羽被擄,真可謂走了一步臭棋。對于孫吳,因為內部權力集團發生了重大變革,最高領導人被謀害至死,孫權倉促接位,一切都處于青黃不接的狀況,能在周瑜等人的幫助下將孫吳的局勢穩定已是當務之急,確實是沒有精力去考慮官渡之戰的了。
看了“官渡之戰的背景”還想看:
1.官渡之戰的主人公
2.官渡之戰勝利的原因
3.官渡之戰的簡介
4.官渡之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