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外交是怎樣的
隋朝在對外交往上,主張眾國臣服的朝貢體制。各藩屬國奉隋朝為宗主國,定期朝貢,各國和平相處。如果有國家不愿意臣服,必要時隋朝會采取戰爭的手段威服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隋朝的外交是怎樣的?
隋朝的外交:北方方面
突厥汗國在土門可汗滅柔然后成為漠南漠北的強國,北朝各國莫不進貢突厥。然而在佗缽可汗死后突厥大亂,同時共出現5個可汗,沙缽略可汗為大可汗、時庵邏為第二可汗、大邏便為阿波可汗、玷厥為達頭可汗等。583年,由于隋朝不再進貢突厥,在加上北周千金公主的請求,沙缽略可汗決定發兵南侵,史稱隋與突厥之戰。經過多次戰役,隋文帝打敗突厥,并用長孫晟計謀使突厥汗國正式分裂成東突厥與西突厥。599年東突厥啟民可汗戰敗降隋,611年西突厥泥厥處羅可汗亦戰敗降隋朝,突厥的威脅暫時解除。605年隋將韋云起率突厥兵大敗契丹,韋云起揚言借道去柳城與高句麗交易,率軍入其境。韋云軍進至距契丹大營50里處,突然發起進攻,擊敗契丹軍。606年東突厥啟民可汗入朝時,隋煬帝招集全國樂人招待他。隔年隋煬帝到榆林,令宇文愷作大帳,邀請啟民可汗及契丹、奚、霫族族長參加大宴并看散樂,隋煬帝還贈送大量絲織品。隋煬帝又命宇文愷臨時造出大殿,稱“觀風行殿”。當地外族以為是神功,每望見御營,十里外就跪伏叩頭,走路不敢騎馬。然而隋末民變時,各地群豪如薛舉、王世充、劉武周、梁師都、李軌、高開道等人紛紛向東突厥稱臣求援。突厥協助他們叛亂以弱化隋朝。
當時西域絲路以敦煌為出發點,分三路向西,從伊吾(今新疆哈密)起為北路,從高昌起為中路,從鄯善起為南路,自東至西將近二萬里。除了吐谷渾、高昌、焉耆、龜茲、疏勒、于闐等舊有國家之外,在中亞地區還有吐火羅、昭武九姓諸國與強盛的波斯國(即薩珊王朝)。吐谷渾汗國是在青海、河西一帶的強國。始祖是遼西鮮卑慕容涉歸的庶長子慕容吐谷渾,吐谷渾與慕容廆不和,率眾西遷,最后在青海一帶定居。吐谷渾于329年建汗國,典章制度類同晉制,風俗與柔然、突厥相似。608年隋臣裴矩指使高車襲擊吐谷渾,吐谷渾向隋朝清求援軍。隋煬帝乘機出兵,于隔年滅吐谷渾,步薩缽可汗逃亡(詳見隋與吐谷渾之戰)。隋廷設置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以穩固河西走廊。615年隋朝陷入崩潰,步薩缽可汗成功復國,最后于663年亡于吐蕃。隋煬帝花費許多物資金錢以夸耀隋朝聲威,令絲路各郡縣招待西域人,直到隋亡為止。當時西域商人云集張掖,隋煬帝令裴矩駐張掖掌管通商事務,裴矩根據各國風俗民情,撰寫《西域圖記》。609年隋煬帝滅吐谷渾后率眾到張掖招見西域諸國君。高昌王麹伯雅與伊吾吐屯設等西域二十七國君主與大臣紛紛前來開宴會,呈現隋朝文物,奏樂九部音樂,十分盛大。為了展現隋朝的富饒,610年元宵節時,隋煬帝于東都為西域人演奏百戲,夜間燈火照耀同白晝,月底而終。并且讓西域人于醉飽后不取費用,但這使西域人認為過度鋪張奢華。
隋朝的外交:南方方面
南中地區由隋廷派兵駐守南寧州(即南朝時期的寧州),但實際上由當地豪族爨氏管轄,爨氏也發展成民族。不久爨族反隋,597年隋文帝遣史萬歲率兵征討,至西洱河、滇池一帶擊敗。爨族主要人物爨震、爨翫入朝,被隋文帝所殺。到隋末時爨族分裂成東、西兩爨,東爨稱“烏蠻”、西爨稱“白蠻”。西爨由六個部落組成,又稱六詔。六詔中蒙舍詔就是南詔和大理的前身。綜觀隋代在南中的經略,據學者方國瑜指出,是“多憑武力而少政治設施”。南海以南則有林邑、赤土、真臘與婆利國。隋煬帝派常駿、王君政等出使赤土國(今馬來半島克拉地峽一帶)。608年常駿等帶著絲織物五千段送給赤土國國王瞿曇利富多塞。他從南海郡(廣東廣州市)出航到赤土國。國王也遣兒子那邪迦隨常駿等來中國,隋煬帝賜那邪迦官位和物品。
隋朝的外交:東北亞
有高句麗、新羅、百濟、倭國與流求。高句麗是東北亞的強國,國都長安城(今平壤)。隋滅南朝陳后,高句麗平原王即備戰防御隋軍來犯。598年高句麗嬰陽王率眾萬余人攻遼西。隋文帝借此發動大軍三十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然而路徒險惡,死傷慘重,隋文帝只好退兵。隨后嬰陽王遣使請和,雙方和平。后來隋煬帝繼續走隋文帝受挫的舊路,607年由于高句麗與突厥聯盟,隋煬帝于612年、613年與614年對高句麗發動三次大規模戰爭。其中第一次東征高句麗遭受慘敗,浪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加重人民負擔,導致日后隋末民變的發生。百濟于隋文帝開皇初年遣使入隋,封為余昌為“上開府、帶方郡公、百濟王”。
隋滅南朝陳時,有戰船漂入海中,百濟供給豐厚物資送回,并派使祝賀隋朝統一。隋煬帝攻高句麗時,百濟亦曾在境內調動軍,聲言會協助隋軍,實際上卻是對高句麗保持友好,有意在兩國之間圖利。新羅于594年遣使入隋,隋封其王真平為“高祖拜真平為上開府、樂浪郡公、新羅王”。煬帝大業年間亦常遣使入隋。倭國(即日本,時為飛鳥時代)曾多次派使臣來華通好,600年就帶沙門(即僧侶)數十人來隋朝學佛法。607年大和推古天皇派遣隋使小野妹子向隋煬帝遞交國書,然而其中“日沒天子”一語過于傲慢,引得隋煬帝勃然大怒。次年小野妹子再次使隋,國書改為“東天皇敬白西皇帝”以緩和雙方關系。隋煬帝在608年也派裴世清回訪日。
隋煬帝于607年和608年兩度派朱寬前往流求(疑為今日琉球或臺灣),務求“慰撫”該國,但流求不從。610年又派陳棱、張鎮州率兵萬人前往攻打流求,擊殺其主歡斯渴刺兜,俘男女數千人而去。在隋軍征戰期間,流求人曾到隋軍當中,進行貿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