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
都說李淵起兵事件中,李世民的功績遠大于李淵的,但事實是,李淵起兵能夠順利進行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李淵自己,同時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避免了李淵的被刺殺。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唐高祖李淵,歡迎大家閱讀。
唐高祖李淵
唐高祖李淵出生在公元566年,一個北周貴族家庭李家的嫡長子,家里人給他起的名是淵,字是叔德,按照現代人的關于名字的叫法,李淵其實不叫李淵,李淵只是他的姓名,那么名字就是淵叔德,恩,聽起來還不錯。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淵成了太原留守,在與突厥的決斗中,敗北,就起兵造反。公元618年,李淵登上了最高點,成為了主宰世界的王者,唐朝的開國皇帝。但是坐上皇位四年后,公元626年,因為玄武門之變,李淵被逼退位,成為太上皇。公元635年6月25日,唐高祖李淵被熱死病死在了皇宮之中。
唐高祖李淵起兵概述
唐高祖李淵起兵就是歷史上記載的晉陽起兵,古代的晉陽就是現今的太原市,因此晉陽起兵又被稱作為太原起兵或者是太原起事。而因為主事人是李淵,因此也有人稱晉陽起兵就是李淵起兵。
公元616年,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后,唐高祖李淵起兵正式登入歷史舞臺。
按照史書記載,李淵起兵之所以成功主要靠的是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李淵的謀士裴寂和晉陽縣令劉文靜,在他們的幫助下,李淵才能夠順利攻克長安,建立屬于自己的國家。
劉世龍才是李淵起兵成功的關鍵
事實上,唐高祖李淵之所以能夠起兵,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歷史上對他的描述以及對他作出的貢獻都記載甚少,這個人就是劉世龍。
為何說劉世龍才是李淵起兵成功的關鍵呢?還看小編娓娓道來。
隋煬帝在唐高祖李淵身邊安排了兩個眼線,分別是王威、高君雅。盡管李淵為起兵假借要討伐造反的劉武周而征兵的事情進展的很順利,但是還是被王威、高君雅嗅到了陰謀的氣息。因為他們發現,李淵為起兵而征得的士兵都被交到了李世民、長孫順德、劉弘基、竇琮這些李淵的心腹手中,而并非是用作討伐造反的劉武周所用。
因此,王威、高君雅決定趁著李淵到晉祠主持祈雨儀式這個時機,一舉將李淵拿下或者是直接將李淵干掉。
要在李淵到晉祠主持持祈雨儀式干掉李淵,就需要安排相關的人員進行準備,王威、高君雅的這個動靜就被晉陽縣的晉陽鄉鄉長劉世龍發現了。
然后,劉世龍就把王威、高君雅想要刺殺李淵的事情給捅了上去,捅給了李淵身邊的劉會政,然后劉會政又捅給了劉文靜,劉文靜就把這個密謀刺殺李淵的事情告訴了李淵,李淵知道后,就把王威、高君雅以通敵勾結突厥的名義給干掉了。
可以說,正是這個劉世龍才保住了唐朝,讓這個鼎盛的唐朝出現在了中國的歷史上。
總結:其實在整個李淵起兵的過程中,沒有一個人是不重要的,若是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一點問題,大到李淵身邊重要的人物的配合,小到一個士兵的參軍,可以說李淵起兵就會功虧一簣。但是總會有英雄效果,人們總是喜歡關注那些矚目的領頭人物,而很少會去關注,正是那些小人物們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大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