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香的發明歷史 關于蚊香的發明過程
蚊香是含有除蟲菊精類成分的驅蚊物。大家知道關于蚊香的知識嗎?知道是誰發明的嗎?知道當中的發明歷史嗎?下面跟隨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蚊香的發明歷史
蚊子是中國人民非常討厭的一種“吸血蟲”,人們對這種蟲子之厭惡由來已久。宋代著名學者歐陽修寫的“憎蚊”詩中說它們:“雖微無奈眾,惟小難防毒”;讓人感喟“熏之苦煙埃,燎壁疲照燭”,就突出表達了人們的這種觀念。歷史悠久的蚊香是最早被使用的殺蟲劑,遠在數千年前的南宋時期便出現過中藥制成的類似驅蚊棒。
為了防止蚊子的禍害,人們逐漸發明了蚊帳和蚊香。其中蚊香的發明可能與古人端午節的衛生習俗及燒香祭祀的習俗有關。《荊楚歲時記》記載:“端午四民踏百草,采艾以為人,懸之戶上,禳毒氣”。早年端午節人們除在門口插上艾草外,還常浸泡雄黃酒涂在身上。這樣做可能使空氣清新一些,其次還有防止蚊子叮咬的作用。記得年幼的時候,母親在端午節往我額頭點雄黃酒的時候就說可以防止蚊子咬。當然一般家長還會給自己的孩子掛上一個香袋,再吃一些蒜頭以增強防病和驅蟲的效果。
另外,蚊香的發明可能還與古代燒香祭祀的習俗有關。眾所周知,中國很早就開始了燒香祭祀的習俗。最早記載這一習俗的是《詩·周頌·維清》:“維清緝熙,文王之典,肇禋。”意思就是周人通過燃燒一些柴火冒煙來祭天,稱作“禋”或“禋祀”。后來《周禮·春官·大宗伯》記有大宗伯之職包括:“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注:“禋之言煙。”當然,那時燒的還不是后來的香,只是一些柴草和布帛。《周禮·天官》有“祭祀,共蕭茅”的說法。這里的蕭是一種香草。
大約漢代開始有真正的燒香,因為漢代出現了香爐。此外,史籍記載,漢代曾有通過焚燒“月至香”以“避疫”的記載。說明燒香從“與神明溝通”到“避疫”,香隨材質的變化,功能也在擴大,因而在此基礎上衍化出以“驅蚊”為目的的“蚊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蚊香出現的具體時間還不太清楚。從上述歐陽修的詩中可以看出人們已用煙熏的辦法驅蚊。不過,歐陽修的詩中沒有提到用何種材料產生煙霧。原始的蚊香出現在宋代。根據宋代冒蘇軾之名編寫的《格物粗談》記載:“端午時,收貯浮萍,陰干,加雄黃,作紙纏香,燒之,能祛蚊蟲。”這應當是較早的“蚊香”,并且指出了蚊香的制作原料。雄黃是硫化砷礦石,也是古代用途很廣泛的殺蟲劑。書中還提到制作蚊香時,于端午節時取材,不禁讓人聯想到“蚊香”的與這個節日的插艾草和使用雄黃酒有某種關聯。
宋代的蚊香在清代江南地區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近代來華采集茶種的英國人福瓊(RobertFortune)的著作《居住在華人之間》(AResidenceamongtheChinese)中有相關記載。1849年,這個英國園藝學者在從浙江西部到福建武夷山的途中,由于氣候炎熱潮濕,他和隨從都被蚊子叮得整夜無法合眼。后來他的隨從購買了一些當地人使用的一種蚊香,這種蚊香對驅殺蚊蟲很有效。后來他把這一信息帶回歐洲后,引起西方昆蟲學家和化學家的極大興趣,紛紛詢問他這種蚊香是由何種物質所合成。后來,他在浙江定海了解該蚊香的配方,發現此種蚊香由松香粉、艾蒿粉、煙葉粉、少量的砒霜和硫磺混合而成。
明末的《譚子雕蟲》一書記載:“蚊性惡煙,舊云,以艾熏之則潰。然艾不易得,俗乃以鰻鱔鱉等骨為藥,紙裹長三四尺,竟夕熏之”。上述記載說明古人確實曾用端午節懸于戶外的艾作熏蚊的材料。當然這種“蚊香”的產生,在制劑技術上可能還跟艾在針灸術的用途產生的啟發有關。根據宋代《本草衍義》記載:“艾葉干搗篩去青渣取白,入石硫黃為硫黃艾炙”。很可能是在這種“硫磺艾炙”制作工藝的基礎上,使人們聯想到將浮萍干末加雄黃粉制作出實用“蚊香”。
盡管中國古代已經有蚊香,但進行技術革新并使之進行工業化商品生產是由外國人首先進行的。
蚊香的成分
蚊香的成份有:有機磷類(敵百蟲/毒死蜱/害蟲敵)、氨基甲酸酯類(殘殺威/混滅威)、菊酯類(氯氟醚菊酯/氯氰菊酯/丙炔菊酯/丙烯菊酯/ES生物菊酯),其中有機磷類毒性最大,菊酯類毒性最弱,為微毒。盤香的載體是碳粉、木屑等,而電蚊香的載體則是炭氫化合物。盤香污染大,產生煙熏,適合在室外、陽臺等處使用。片型電蚊香和液體電蚊香污染較小,適合室內使用。
蚊香的原理
固體電蚊香的原理是將殺蟲劑(除蟲菊精)吸入紙片中,利用熱氣蒸發出殺蟲劑,一般藥效可維持6~8小時。缺點是剛使用時藥效良好,可能有“超量”之余,但4~5小時之后,殺蟲劑揮發殆盡,藥效變差,防蚊效果變弱。[3]
液體電蚊香利用毛細管原理,持續加熱釋放殺蟲劑物質,可以彌補電蚊香的缺點。液體電蚊香可以連續長時間使用,約60天左右,甚至可定時釋放。
蚊香是利用高溫燃燒作用,將殺蟲劑緩緩釋放到空氣中,驅蚊效果大于殺蚊效果。
蚊香的害處
大多數蚊香的有效成份是除蟲菊脂殺蟲劑,以及有機填料、黏合劑、染料和其他添加劑等,蚊香燃燒的煙里因此含有許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有可能誘發哮喘等疾病。
據測算,點一卷蚊香放出的微粒和燒100根左右香煙的量大致相同,釋放出的超細微粒,可以進到并留存在肺里,短期內可能引發哮喘,長期則可能引發癌癥。其次是蚊香基底材料不完全燃燒產生的致癌物質,以及一些會刺激上呼吸道的化合物,這些物質會使人的神經系統中毒。
根據衛生研究所做的報告指出:電蚊香除釋放出亞列寧、甲苯等化學物質外,尚有許多未知的,具危害性的化合物。
推薦使用電蚊香、液體蚊香,他們是藥液直接散發,沒有輔助物。
看過蚊香的發明歷史的人會看:
1.鉛筆是誰發明的 鉛筆的發明歷史
2.顯微鏡是誰發明的 顯微鏡的發明歷史
3.最早的電腦病毒是誰發明的
4.照相機是誰發明的 照相機的發明歷史
5.五子棋是誰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