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與曹雪芹的趣聞
康熙將曹雪芹祖父視為家人,賦予其什么特殊政治任務?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康熙與曹雪芹的趣聞,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康熙與曹雪芹的趣聞: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1658—1712年)和康熙從小一塊兒長大,曹家是皇室的家奴。曹寅比康熙小4歲,做過康熙伴讀,16歲時入宮為御前侍衛。據說康熙親政后利用一批小孩子智擒鰲拜,就有曹寅在內。曹寅實職是管理江寧(今南京)織造,負責經辦宮廷和官員用的綢緞布匹,以及皇帝臨時交給的差使。很多時候,皇上要用錢,就向曹寅要。康熙六次南巡,排場甚大,曹寅接待過四次。
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家史景遷還稱曹寅為“康熙的密探”——傳遞只供皇帝一人專看的密折。織造官負有監視地方官員的使命,可以隨時向皇帝密奏地方官員的動態。胡適先生談到過,比如南京的督、撫要進京向皇帝述職了,織造官就先以快遞向皇上報告,此人動身那天下了大雨。皇上在和督、撫們談話時,只需隨意問一句:“你動身那天雨下得大嗎?”督、撫們就會嚇出汗來。康熙非常重視他賦予曹寅等人這項特殊的政治任務,也害怕他們因密奏招來殺身之禍,因此康熙給曹寅密折上的批語里時常有“小心。小心”這樣的話。這項在曹寅和康熙之間的秘密傳送活動,一直進行了20年。
康熙也把曹寅看成是“家人”。由于種種原因,曹寅在江寧織造的職位上年年虧空,兩江總督噶禮曾請求公開彈劾曹寅,但康熙沒有批準,還私下告誡曹寅設法補上虧空。曹寅后來感受風寒轉而成瘧,密奏康熙討藥。康熙贈藥,限快馬九日趕到,并詳細寫上用藥方法,一連四個“萬囑”,也算一片真心,可惜曹寅最終不治而亡。
康熙的簡介:
清圣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復臺灣(鄭氏臺灣)、親征噶爾丹、保衛雅克薩(驅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保清王朝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控制,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
康熙帝開創出康乾盛世, 被后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 ,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
玄燁是順治帝福臨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時為庶妃,順治帝生前沒有冊立太子。順治十八年,順治帝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選為繼承人,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順治十八年正月玄燁即位時只有6歲(虛歲8歲),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遺詔同時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
玄燁8歲喪父(存疑),10歲喪母。母親重病時,玄燁“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病故后,玄燁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康熙后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