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官的潛規(guī)則趣聞
古代以來封官自有潛規(guī)則,甚至在上司面前哭得好也能升官,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xué)習(xí)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古代封官的潛規(guī)則趣聞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古代封官的潛規(guī)則趣聞:
當(dāng)官應(yīng)該德才兼?zhèn)?擇官重在選賢任能,這是古今通用的法則。封建社會的科舉納士,當(dāng)今組織的選拔考核,都是為此而設(shè)。然而,有規(guī)則,就有“潛規(guī)則”。在官員任用上私定“標(biāo)準(zhǔn)”,暗箱操作,這在封建社會已司空見慣。尤其一些封建皇帝,憑借一言九鼎的獨(dú)裁大權(quán),在封官上為所欲為,其使用的“標(biāo)準(zhǔn)”也十分荒唐。
南朝的宋孝武帝劉駿是個禽獸不如的昏君。這家伙不但生性殘暴,而且荒淫無恥。凡是被他看上的女人,無論親疏遠(yuǎn)近,長輩少輩,都要設(shè)法弄進(jìn)宮中玩弄糟蹋,連自己的親生母親路太后也不放過。就是這樣一個亂倫敗德的家伙,封官時不但看送錢多少,還看哭得如何。只要在他面前哭得好,就能升官。宋大明六年(462年),劉駿最寵愛的妃子殷淑儀去世。他痛不欲生,整日精神恍惚,若有所失,無心處理朝政。殷貴妃下葬后,他還多次率領(lǐng)群臣到墓前憑吊。一次,他對一起憑吊的秦郡太守劉德愿說:“卿哭貴妃,若悲慟當(dāng)有厚賞。”話音剛落,這位“善解人意”的劉德愿就嚎啕大哭起來。他又是捶胸,又是頓足,鼻涕一把淚一把,哭了個昏天黑地。劉駿見他哭出了“忠心”,哭出了水平,感到很滿意,立即提升他為豫州刺史。
昏君干昏事,也許并不為怪。可是一些“明君”,也一樣干出昏事來。就說武則天吧。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算得上是響當(dāng)當(dāng)?shù)慕艹稣渭?毛澤東曾說“武則天確實(shí)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shù)。”(引自《走進(jìn)毛澤東的最后歲月》,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女皇,卻喜歡阿諛奉承,并對溜須拍馬之徒加以提拔重用。唐垂拱四年,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派雍州人康同泰獻(xiàn)給武則天一塊白石頭,上面刻有“圣母臨人,永昌帝業(yè)”字樣,詭稱該石得自洛水。武則天十分高興地把這塊白石命名為“寶圖”,并提拔康同泰為游擊。
有一個叫朱前疑的猥瑣小人,極善于拍馬邀寵。他摸透了武則天的心思,便一本正經(jīng)地上書說:“我作了一個吉祥的夢,夢見皇帝陛下活到八百歲。”武則天一聽很高興,立即賞給他一個“拾遺”的官。這家伙嘗到了甜頭,過了幾天又上書說:“我又作了一個夢,夢見陛下白頭發(fā)變成了黑頭發(fā),掉了牙的嘴里又長出了新牙。”武則天聽了更加高興,又提升他為駕部郎中,掌管全國的馬驢牛羊及武則天出入的車乘驛馬。
朱前疑見當(dāng)官這樣容易,自然越發(fā)來勁。過了幾天他又來到武則天面前,編造了一通謊言:“臣自河南返京,路過嵩山的時候,清清楚楚地聽到嵩山在高呼‘圣神皇帝萬歲!’四面群山一齊呼應(yīng),萬歲之聲響徹云霄!”這幾句并不高明的頌詞,卻把武則天捧得暈暈乎乎,分不清東西南北,遂又慷慨地賜給朱前疑五品官的標(biāo)志──緋算袋,叫他當(dāng)場佩戴起來。就這樣,一個缺德少才的市井無賴,靠吹牛拍馬就騙取了女皇的信任,搖身一變成了位高權(quán)重的朝廷大員。
宋孝武帝劉駿簡介:
宋世祖孝武皇帝劉駿(430年-464年),中國南北朝時期宋朝的第五位皇帝。字休龍,小字道民,宋文帝劉義隆第三子。453年,太子劉劭弒帝之后,劉駿親率大軍討伐,很快便擊潰劉劭的勢力,奪取了皇位。年號“孝建”、“大明”,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祖”。
劉駿在位期間,加強(qiáng)中央集權(quán),撤除“錄尚書事”職銜,并分割州、郡以削弱藩鎮(zhèn)實(shí)力;誅中書令王僧達(dá)、丹陽令顏竣,討誅隨王劉誕,鏟除強(qiáng)臣。崇禮佛教,尊奉高僧僧導(dǎo),率公卿親臨瓦官寺聽宣《維摩詰經(jīng)》;詔令整肅佛門,勒令不法僧人還俗;史載劉駿天性好色,臨幸不避戚誼,并有與母后路惠男亂倫之嫌疑,流傳后世。
464年7月12日,劉駿病逝于建康宮玉燭殿,享年三十五歲,在位十一年。8月27日,奉葬景寧陵。
武則天簡介: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祖籍并州文水縣(現(xiàn)成山西文水縣東),生于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rèn)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唐高宗時為皇后(655年-683年),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并稱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后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周一朝結(jié)束,唐朝復(fù)辟,恢復(fù)以神都為東都。神龍元年農(nóng)歷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陽宮病死,年八十二,后與高宗合葬乾陵,留無字碑。
武曌(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亦作武照,通稱武則天或武后,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rèn)的女皇帝。唐高宗時為皇后(655年-683年),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并稱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后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太上皇。
武氏為唐開國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祖籍并州文水縣(今山西省文水縣),生于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十四歲時因長得很美,而入后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娘。高宗時為昭儀,后封為皇后,又上尊號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后改名曌。武氏認(rèn)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于天空之上。于稱帝后上尊號“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武氏另有廢除的尊號“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輪圣神皇帝、越古金輪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圣神皇帝、天冊金輪圣神皇帝、則天大圣皇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