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花木蘭的趣味解讀
為何花木蘭和戰友同吃同住,卻沒被發現她是女人?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關于花木蘭的趣味解讀,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關于花木蘭的趣味解讀:
我們現在電視劇上演繹的女性就算學以前的那樣女扮男裝,也一樣會被認出來,而原因就歸結于服裝,發鬢,因為現在電視劇上的服裝標配并不嚴格的按照古代那樣的標準,如果按照古代的嚴格標準來做的話,首先就是服裝的改變,在古代封建社會里,隨著物質生產力的提高和男尊女卑的封建制度,男女服飾標準都是按照禮部規定的標準劃分,每個朝代雖然穿著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存在著對服飾的規定。在皇家也專門設有專門的人來掌管皇室人的穿著。不同的男性和女性穿著都不一樣。因此服裝除了遮羞,等級的劃分外,還存在著辨別男女的意義。
在男性當權的社會里,女性的地位極其卑微,在同一個地方女性要避開男子的接觸,對女性的行為動作,作息安排都有專門的規定,男女之間不可隨意相見,明朝時期,首居大臣張居正因其小女兒不小心吃了一個男仆遞來的肉餅,而將其男仆打死,女兒餓死,可見其對女性的嚴重迫害。除了有男女不能接觸相見的封建思想外,隨著儒家的傳播和發展,封建社會越來越注重禮儀,對男女服飾進行嚴格的劃分,在古代,女性的著裝一般主要是裙衫,儒裙,然后穿著夾襖,或披著披帛,而男性則是袍和衫。如果有女性因為穿出男性服裝外,就會被社會責罰,被評為妖服,若是王權貴族的女性,甚至是尊貴的公主,都可能會上升為政治問題,可見其嚴重程度,所以在平常情況下,人們一般都不會認為女扮男裝的女性就是一名女子,認為不會有人會去挑戰權威。
而且因為古代對美的欣賞和禮儀的問題,大部分男性面容都是干干凈凈,更甚者有唇紅齒白,面貌姣好的男性,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男性的審美度越來越趨向陰柔,其盛傳度更嚴重。這對于女扮男裝的女性來說,簡直是太過容易了。而鄉下的姑娘因為皮膚糙的問題,扮成鄉下小子非常簡單,而嬌滴滴的貴族小姐,裝成公子哥也是不在話下。因為就算女扮男裝扮的再怎么女性化,人們首先會下意識的去看他的服飾,認為在嚴厲的制度下,沒有人敢于打破封建制度,所以平常情況下女扮男裝也不會被發現,更別說花木蘭了。
女扮男裝除了服裝的準備外,還要注意發式的問題,古代重視禮儀,認為男子若成年后,則必須束發立冠,因為古代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所以每個等級的人都有著每個等級的束發方式,而女性的束發則是根據年齡的增長,出嫁,和社會地位的不同而梳成不同的樣式。因此女扮男裝的話,則必須知道男子的束發方式,這點花木蘭倒是做得不錯。
古代男子立冠之后,多梳一種發型,這個發式就是四方髻,然后再根據自己的等級戴冠固簪。而我們現在社會電視劇上演繹的某男扮女裝的女性她佩戴的發簪一旦被人不小心抽出,頭發散落就會立刻散落然后被發現是女兒身,其實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的,古代男子束發時,會先將頭發在發頂梳完一個圈后,然后插上發簪,將剩余的頭發繞著其纏完,使頭發不容易散落,更為牢靠。然后再帶帽立冠,并不同于女性的盤發,女扮男裝是可以用帽代替,但是也要注意束發問題,所以相比之下,花木蘭認認真真束發后的裝扮可謂用兩字代替,完美。
而現在女性隨著地位的逐步上漲,服飾也隨之而發生變化,越來越注重女性的美,男性的服裝也是隨著現代化的發展漸漸現代化,逐步拋棄了古代的衣著規劃,而女扮男裝的則大部分是由小孩扮演的,成年人扮演成功的恐怕沒有吧?因此現代女性再怎么穿也比不上古代替父上陣的花木蘭。所以生在封建社會的花木蘭只要注意好一些重要的問題,也不會特意有人去想她倒底是男兒身還是女兒身的問題,因此和戰友同吃同住十幾年,也不會產生安能辨其實雌雄的問題。
花木蘭簡介: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于《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并無確載。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花木蘭(412-502)是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虞城縣)人?;咎m的父親以前是一位軍人,因此從小就把木蘭當男孩來培養。木蘭十來歲時,她父親就常帶木蘭到村外小河邊練武,騎馬、射箭、舞刀、使棒??沼鄷r間,木蘭還喜歡看父親的舊兵書。 時值太武皇帝時期(424——452年),北魏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的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
但是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里的弟弟年紀又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于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伙伴們一起殺敵。但是花木蘭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數年后凱旋回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請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
《木蘭辭》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臺,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