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歷史人物故事
中國歷史悠久,如果自河洛古國(文明的胚胎)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酥臍v史人物故事(精選五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
著名的歷史人物故事 (精選篇1)
“我國的歷史文化豐富多彩;我國的歷史人物令人敬佩;如諸葛亮,花木蘭,荊軻;今天,就讓我們聽聽歷史人物的事跡;”主持人宣布“歷史人物故事會”開始,伴隨著一陣熱烈的掌聲,本次活動拉開了帷幕。
同學(xué)們的故事豐富多彩,有講《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有講《匡衡鑿壁借光》的、有講《荊軻刺秦王》的等等。同學(xué)們在臺上大顯身手,有的激情滿滿、神采飛揚,有的聲情并茂、滔滔不絕……教室里氣氛熱烈而緊張,雷鳴般的掌聲此起彼伏。通過評委公開公正評分、復(fù)評,最終,郝天欣同學(xué)的《唐玄宗開元之治》獲得了一等獎,吳博同學(xué)的《詩仙李白》和徐元方同學(xué)的《紙上談兵》獲得了二等獎。臺下同學(xué)們紛紛點評,說幾位獲獎同學(xué)講故事時姿態(tài)大方、故事完整、感情飽滿。
活動結(jié)束后,同學(xué)們暢談本次活動的收獲和總結(jié),這不僅使同學(xué)們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確定自己的努力方向,還使大家有了一定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本次活動,從策劃、組織到點評、采訪,都是同學(xué)們自己完成的,這樣不僅豐富了同學(xué)們的學(xué)習(xí)生活,也鍛煉了同學(xué)們的口頭表達能力,還使同學(xué)們的合作、交流、組織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著名的歷史人物故事 (精選篇2)
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xué)堂,去聽學(xué)生念書。聽完以后,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后,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從此以后就地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里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瑯瑯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安陽的韓性聽說,覺得他與眾不同,將他收作學(xué)生,(王冕)于是學(xué)成了博學(xué)多能的儒生。
原文: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xué)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fù)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jié)摮觯鹣ド希瑘?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會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遂為通儒。
著名的歷史人物故事 (精選篇3)
羌瘣——俘趙王遷,滅趙國
羌瘣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名猛將。公元前229年(秦王政18年),羌瘣伐趙。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隨王翦攻趙國,在東陽俘獲趙王遷,滅趙。攻燕國時駐屯中山。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趙國大旱,國內(nèi)缺糧,人心浮動。秦國在穩(wěn)定占領(lǐng)區(qū)形勢,將韓地改建為潁川郡后,立即轉(zhuǎn)用兵力于趙國;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羌瘣伐趙。王翦率上地(今陜西北部)兵,羌瘣率羌兵出井陘(今河北井陘西);楊端和率河內(nèi)(今河南新鄉(xiāng)一帶)兵,分由南北夾擊邯鄲。趙王遷派李牧和司馬尚率軍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壘固守,避免倉促決戰(zhàn)的方針。秦軍屢攻不勝,形成相持。十月,王翦、羌瘣軍攻破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公子嘉帶領(lǐng)宗族數(shù)百人逃代(今河北蔚縣四北),自立為王。秦國在趙地設(shè)置邯鄲郡。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三月,王翦軍乘勢猛攻,一舉擊敗趙軍,殺趙蔥,占東陽(太行山以東)。顏聚懼逃。
史料
《史記·秦始皇本紀》(司馬遷):十八年,大興兵攻趙,王翦將上地,下井陘,端和(楊端和)將河內(nèi),羌瘣伐趙,端和圍邯鄲城。十九年,王翦、羌瘣盡定取趙地東陽,得趙王。引兵欲攻燕,屯中山。
著名的歷史人物故事 (精選篇4)
不拘小節(jié)懂幽默
清代的紀曉嵐,電視劇里稱他為“紀煙袋”,典型的搞笑版角色,此君享年81歲。他認為,養(yǎng)生不能照搬書中的方法,須因人而異、辯證施為;做人要豁達樂觀、詼諧幽默,也對養(yǎng)生有益,“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中醫(yī)理論認為,不拘小節(jié)之人,必定心胸寬廣而安泰。伴隨快樂,活得開心,焉能不長壽?
人參養(yǎng)生好處多
而北宋的蘇東坡對人參喜愛有加,詩曰:“糜身輔吾生,既食首重稽”。倘若服用人參不靈驗,無效果,蘇軾也絕不會危言聳聽,故作驚人之語的。乾隆帝喜食參眾所周知,幾乎每日進補,病后更是每日必喝人參湯。其在位60年,繁衍兒女27人,延年益壽89歲,被傳為佳話。
世界人參產(chǎn)業(yè)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發(fā)展,如今,韓國的高麗參的品質(zhì)享譽世界。隨著物質(zh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服用韓國高麗紅參來保健養(yǎng)生愈來愈流行,環(huán)翠樓高麗紅參,憑借其良好的功效贏得市場的認可和眾多消費者的好評。
白衣送酒
東晉文人陶淵明,嗜酒好飲,然而家中貧窮,不能常得。
一日,他家里沒有酒了,便坐在野地里靜靜思索……忽然!他看見一個穿白衣服的人走來,原來是官府小吏,他代表江州刺史王弘來給陶淵明送酒。
陶淵明當(dāng)即大喜,就地喝了個痛快。后來人們便用“白衣送酒”來表示雪中送炭,心想事成。
不拜將軍
三國時代有個人叫鐘會,和他哥哥鐘毓聯(lián)手偷喝酒,但兩兄弟卻不知往里添水,以掩蓋作案痕跡,父親看到壇子里的酒不喝自消,起了疑心。
一天,他假裝酣睡,看見兩個兒子打開酒壇,故伎重演。
不過鐘毓喝酒之前,對天長拜,而鐘會飲而不拜。
于是他問兩個兒子為何拜/為何不拜,鐘毓說,喝酒是有禮數(shù)的事,所以我要拜。鐘會說,偷酒喝是非禮之事,所以我不拜。
長大以后,鐘會出息了,在魏國作了官,直至當(dāng)上了鎮(zhèn)西將軍,成了司馬昭的心腹。并且因為有小時候那段事,鐘會得了一個雅號“不拜將軍”。后來凡偷喝酒的人,都自稱不拜將軍。
酒池肉林
商紂王與妲己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據(jù)傳有一天,商紂王到女媧宮進香,看到女媧娘娘神像貌美,心癢如撓,夜不能寐。于是在全國選美,找到一個叫妲己的美人。為了討好妲己,他下令以酒為池,以肉為林。
這個酒池有多大?據(jù)說大可行舟,酒夠三千人同飲,釀酒剩下的酒糟就堆積成了一個小山。結(jié)果,朝政混亂,民不聊生,諸侯叛亂。商朝從此滅亡。而這酒池肉林,也留下了以酒誤國,以酒殺身的歷史之鑒。
以茶代酒
這個成語源自三國時代東吳的末代國王孫皓。
傳說孫皓是一個好酒之徒,經(jīng)常擺設(shè)酒宴,群臣作陪。他的酒宴,一整就是一天,而且有一個規(guī)矩:每個人以七升為限,一升酒大約有二斤,七斤就是十四斤……
群臣中有一個人叫韋曜,是孫皓父親的老師,他的酒量只有二升。孫皓是個怎么樣的人:暴君,說一不二,動輒殺人,但是對韋曜卻格外照顧,看著他喝不動了,就告訴人悄悄給他換上茶,韋曜心領(lǐng)神會,故意高舉酒杯:“干了干了!”。之后便留下了這么一個“以茶代酒”的典故。
誰說帝王皆冷酷,孫皓不就有一顆體諒人的心嘛!
著名的歷史人物故事 (精選篇5)
明朝永樂年間,南海人周新任監(jiān)察御史。他正直廉潔,對于官場中的流弊,敢直言披露,行為不軌的貴戚們都很怕他,視之為'"冷面寒鐵"。后來,周新改任浙江按察使,當(dāng)?shù)睾┴撉睦习傩章牭竭@個消息以后,紛紛奔走相告;"我們得救了。"周新到任后,果然澄清了許多積年冤案,懲處于-德育名人小故事
貪贓枉法的官吏。很快,就得到當(dāng)?shù)厝嗣竦膿碜o。為了感謝他,經(jīng)常有人給他送禮品、財物。周新恪守自己的誓言:份禮不受,分文不取。一次次當(dāng)面退還了禮品、財物。一次,有人趁周新不在家,給他送去一只烤鵝。周新的管家推辭不掉,就留下了。周新回家后知道了這件事,為了杜絕人們再來送禮,他便把那只烤鵝高掛在家里很顯眼的地方。以后有人再來送禮,他就指著那烤鵝說:"你要是不拿走,照掛不誤!"從此,再沒人敢給他送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