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朝鮮半島的歷史
朝鮮半島(朝鮮語:조선반도),韓國稱其為韓半島(한반도),是位于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介紹朝鮮半島的歷史,希望能幫到你。
介紹朝鮮半島的歷史
朝鮮半島(朝鮮語:조선반도),韓國稱其為韓半島(한반도),是位于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朝鮮半島東北與俄羅斯相連,西北部隔著鴨綠江、圖們江與中國相接,東南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相望。西、南、東分別為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環繞。朝鮮半島是由朝鮮半島和周圍3300個大小島嶼組成,半島占全境總面積的97%。
根據考古所得,早在遠古時期朝鮮半島之上就已有人類居住。朝鮮半島的舊石器時代始于公元前50萬年,公元前5千年進入新石器時代,鐵器時代。
1945年2月,二戰結束后,根據雅爾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被劃分為南北兩塊勢力范圍:由蘇聯勢力范圍的"朝鮮(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及處于美國勢力范圍內的"韓國(大韓民國)"。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因蘇聯等共產國家缺席,導致當時美國等主導的聯合國投票發動了聯合國軍支援南韓。聯合國軍支援的南韓同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支持的朝鮮最終在1953年簽署停火協議,沿三八線非軍事區劃分為兩個國家。
根據考古所得,早在遠古時期朝鮮半島之上就已有人類居住。朝鮮半島的舊石器時代始于公元前50萬年,公元前5千年進入新石器時代,公元前10世紀開始進入青銅器時代。到了公元前4世紀進入鐵器時代。
公元前194年燕人衛滿推翻古朝鮮準王建立衛滿朝鮮。公元4世紀以后,高句麗在鴨綠江流域興起。在南部,百濟消滅了馬韓54國。辰韓也由12國合并為新羅。朝鮮半島形成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時期,史稱“三國時代”。公元7世紀新羅在唐朝聯合下統一三國,史稱“統一新羅時代”。904年,新羅僧人金弓裔建立“高麗”。918年,后高句麗大將王建以弓裔行為不軌和濫用權力而推翻其統治,改國號為“高麗”。高麗王朝是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家。高麗在朝鮮半島維持了近500年的歷史,直到1392年,高麗大將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1896年,清朝承認朝鮮自主。1910年不愿被日本統治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于1919年4月13日在中國上海成立,并于1940年到達中國重慶,并與國民政府協商同意正式確定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重慶辦公。
1945年2月,二戰結束后,根據雅爾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由美蘇英中4國共同托管。此后朝鮮半島因蘇美勢力范圍被劃分為南北兩塊并分別建政,北部蘇聯勢力范圍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及南部處于美國勢力范圍內的“大韓民國”。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因蘇聯等共產主義國家缺席,導致當時美國主導的聯合國安理會通過聯合國安理會84號決議,成立聯合國軍支援南韓。1953年,聯合國軍支援的南韓同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支持的北朝鮮最終簽署停火協議,從此朝鮮半島沿三八線非軍事區劃分為分段國家。
介紹朝鮮半島的歷史史前時期
根據考古所得,在數十萬年前,朝鮮半島之上已有原始人類居住。朝鮮半島的舊石器時代始于公元前50萬年,公元前10世紀開始進入青銅器時代。到了公元前4世紀進入鐵器時代。朝鮮族起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而朝鮮(韓國)則自稱為阿爾泰人在新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之間陸續從歐亞大陸遷徙到朝鮮半島后形成的,并且有部份移民日本,但均屬各自的說法,均無有力證據證明。因此存疑,此兩種說法現均存于世,以待考證。
介紹朝鮮半島的歷史上古時期
辰國也只見于中國古籍中的記載,辰國被認為是三韓(辰韓,馬韓,弁韓)的前身。而也有觀點認為辰國為韓半島南部受到檀君朝鮮的部落。目前人們對辰國的認識很少,典籍中對辰國的記載也很少。
根據史記,燕國的衛滿率移民進入朝鮮,并成為朝鮮的宰相。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衛氏政權,推翻了朝鮮的政權,稱“衛滿朝鮮”。
介紹朝鮮半島的歷史三國時期
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前后,朝鮮半島北部和目前中國東北地區主要分布著扶余國、高句麗、沃沮、東濊和其它小國家或部落。與此同時高句麗在鴨綠江流域興起后,開始逐步統一其周邊國家,并在西晉末年(313年)吞并了樂浪郡。
根據《三國史記》,公元前18年,百濟在馬韓領地中建立,并逐步將馬韓取替。辰韓中的6個部落發展成新羅。弁韓被伽倻所吸收。伽倻后來又與新羅融合。
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是鐵器的廣泛生產和運用。由于鐵的應用,使得更加堅硬和銳利的武器與農業工具成為現實。這加快了政治上的統一和權力與財富的集中。
進入4世紀以后樂浪郡被高句麗吞并。同時南部的百濟、新羅利用中國勢力退出半島的時機發展自己的勢力。百濟完全消滅了馬韓54國。辰韓也由12國合并為新羅。在公元前后(《三國史記》記載在公元前一世紀中),朝鮮半島形成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時期。
史稱“朝鮮三國時期”。
高句麗
在鴨綠江西岸興起的高句麗很可能是朝鮮半島最先建立起來的部落國家,歷史上有許多都城,在鴨綠江的上游區域就有2處都城,最后的定都平壤城。建國初始,國土位于今天的中國的境內,但隨著313年侵略樂浪郡并逐漸擴張,延伸至今韓國的部分地區。5世紀好太王和長壽王統治期間,高句麗進入鼎盛時期,之后的1個世紀里,仍然保持了在朝鮮半島強勢的實力,控制了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及中國東北的遼東半島。此后,隋唐年間,高句麗不斷與中原政府交戰,開始不斷陷落,668年為唐朝與新羅聯軍所滅。
百濟
傳說高句麗建立者朱蒙的兩個兒子因繼承問題逃離王國到馬韓,大致在今首爾的位置建立了百濟王國。百濟吞并了馬韓部落,并在4世紀時達到鼎盛時期,統治了朝鮮半島西部的大部分地區。后受到高句麗擴張的進攻,都城被迫遷往熊津(今公州),后又再次遷往泗沘(今扶余郡)。
佛教在384年從高句麗傳入百濟,受到百濟歡迎,此后,百濟在傳播文化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將許多文化傳播至日本,包括漢字和佛教。660年百濟為新羅和唐朝的聯軍所滅。
新羅
據朝鮮史書記載,前57年,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東南部地區且吞并了辰韓部族,從而立國,國號為徐羅伐。《三國史記》稱新羅是三國中最先建立的國家,而在其他的記載和考古發現中表明新羅可能是三國中最后一個建立的國家。
476年的朝鮮三國
503年,王國正式更名新羅。6世紀中葉前,新羅吞并了伽倻。新羅最初是高句麗的盟友。隨著高句麗的南部擴張,新羅改與百濟聯盟。在從百濟搶到漢江流域后,新羅與唐朝聯盟。新羅和唐朝的聯軍征服了百濟和高句麗后,新羅又將唐朝的軍隊趕出了朝鮮半島,并最終統一三國。
七到十世紀
668年,新羅在征服伽倻和百濟之后滅亡了高句麗,從此朝鮮半島進入統一新羅時代。隨著此段歷史為南北國時代,即南部為新羅,北部為渤海國。
新羅從百濟奪取到漢江流域后,疆域抵達黃海并于唐朝結為盟友。660年新羅和唐的聯軍攻滅百濟。668年攻克高句麗。滅亡高句麗后,唐朝試圖在朝鮮半島建立統治導致羅唐戰爭。新羅最終打退唐朝統一朝鮮半島大部分,定都慶州,史稱“統一新羅”。
9世紀末,各地農民起義,900年部隊將領甄萱稱王,建后百濟國,定都光州;903年起義的僧侶金弓裔稱王,于新羅北及西北建后高句麗國,定都鐵原。后高句麗、后百濟和原新羅并稱為“朝鮮后三國時期”。918年后高句麗王建發動政變,后統一后三國建立高麗王朝,新羅時代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