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怎么讀
伍子胥,春秋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吳國著名將領,原籍楚國人。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伍子胥怎么讀,歡迎大家閱讀。
伍子胥怎么讀
伍子胥因為自己的父兄被楚平王所殺,逃亡到吳國,被當時的吳國公子姬光收為門客,后來幫助姬光殺死吳王姬僚,姬光得以即位,世稱吳王闔閭。最后,伍子胥被闔閭之子夫差賜死,自刎而亡,死后尸體被夫差投于錢塘江喂魚。
伍子胥,名員,字子胥,后來因為曾被封地“申”,又被稱為“申胥”,后世多稱為伍子胥,關于他的名字讀音,主要集中在胥的讀音上,很多人將這個字讀為第四聲“xu”,其實正確的讀法是第一聲“xu”。
“胥’字本意為古代的小官,作胥吏之稱,也就是小吏的意思。它也有全、都的意思,可以組詞為萬事胥備。還有蟹醬的意思,組詞為蟹胥。最后一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姓氏為“胥”,很多人都會將“胥”誤讀為第四聲的“xu”,但是不管做什么意思解釋。這個字只有一種讀音,那就是第一聲的“胥”,“胥”字現在多為姓氏。
“胥”中國傳統姓氏,讀音為第一聲“xu”。有關“胥”姓的來源,現在有三種說法,專家學者多認為,“胥”姓來源上古的華胥族。而對于一些典籍進行研究之后,有些專家不同意這種說法,他們認為“胥”姓來源于晉國大臣胥臣。還有一些人通過家譜的研究發現,“胥”姓來源于“姬”姓,是姬氏的一個分支。
總的來說,伍子胥的正確讀音是“wǔzīxū”,不能讀做“wǔzīxù”了,電視劇《華胥引》的“胥”字也是讀作第一聲。
春秋伍子胥
伍子胥,本名伍員,字子胥,生于春秋楚國椒邑,后又逃到吳國生活,并在吳國擔任高官,春秋名將之一。
伍奢之子伍員和伍尚,少有才氣,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兩人都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兩人的才名不僅流傳于楚國之內,也流傳到了春秋各國之中。后來,伍奢被費無極誣陷,伍奢和伍尚父子二人雙雙被殺,獨留伍員一人逃走。楚平王為了抓住伍員,開出了五萬石糧食外加大夫之職的高價,來懸賞伍員的人頭,可見楚平王對待此人是多么的重視,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伍員是非常有才能的。
伍子胥逃到吳國之后,幫助那時還是公子的闔閭奪得王位,后又輔助闔閭爭霸春秋。吳國在伍子胥和闔閭的治理之下,漸漸的強大起來,有了爭霸春秋天下的資本。吳國強大起來之后,馬上開始進攻楚國,春秋大國楚國沒能阻擋吳國大軍前進的腳步。最終,在伍子胥和孫武的聯手之下,楚國國都郢城被攻破。伍子胥鞭尸楚平王三百下,報了父兄大仇。
攻破楚國國都之后,伍子胥又幫助闔閭平定了國內的叛亂,穩定了吳國的局勢。之后,闔閭又命令太子夫差領兵攻楚,打敗楚國。楚國害怕吳國還會再來攻打他,決定將楚國的國都由郢城遷往鄀城。闔閭死后,伍子胥繼續輔佐吳王夫差,此時的吳國在春秋的地位直追當時的霸主晉國。后來晉吳爭霸,吳國失敗被滅。
伍子胥以一人之力,改變了整個春秋格局,使得一個本來在春秋大國的夾縫中生存的小國,一躍成為一個爭霸的大國,要不是后來的夫差賜死了伍子胥,春秋的格局可能還會被改寫。
看了“伍子胥怎么讀”還想看:
1.讀上下五千年的讀后感
2.夫差與西施的關系是什么
3.讀了上下五千年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