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復習歷史方法
在歷史課的復習中,你是否感覺到要記憶、掌握的知識太多,是否還在沿用死記硬背的復習方法,是否本來記住的知識很快就會忘掉……不要著急,更不要灰心,下面向大家介紹一下復習方法,或許對你有所啟發。那要如何復習歷史呢?
復習歷史方法1.注重方法、技巧,因題而異復習選擇題時,不要盲目的去記憶答案,先不看答案,仔細閱讀題目和選項,如果腦海里已經浮現出正確答案,則說明這一知識點已經掌握,不需花費時間記憶了。在選擇正確答案的同時,注意那些非正確答案,想想與之關聯的知識點,這樣復習一道選擇題就能掌握多個知識點。
比如:在“一國兩制”構想指導下,1997年回歸祖國的是( )
A.香港 B.澳門 C.臺灣 D.西藏。
在選擇了香港的前提下,聯想到澳門在1999年回歸,臺灣仍與祖國大陸分離,聯想到為實現臺灣的回歸制定的對臺基本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西藏在1951年和平解放。
復習問答題時,把冗長的答案化繁為簡、突出重點。先將答案按句子劃分為幾點,并標明①②③④……然后尋找每一點中最能體現答案涵義的詞語或短句加強記憶,再以詞語、短句為核心用自己的語言將各知識點串聯起來。
如:為什么說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先將答案分為四大點,然后記憶關鍵詞句:①四項基本原則;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③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理論、基本路線、三步走;④解決社會主義的問題。最后通過聯想完善答案。最關鍵的是,在這一記憶過程中,我能夠通過自身的思維,理解并記憶知識,從而有效解決了死記硬背造成的記憶遺失。
材料解析題目的復習,我認為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判斷、理解。遇到這類題目,我總是先仔細閱讀理解材料,不放過任何一個字,從材料的每一個細節如時間、人物、地點、原因、結果等尋找判斷的依據。理解了材料,就能從自己儲存的知識中找到相應的答案。
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
請回答:
(1)“老人”是指哪位領導人?“畫了一個圈”是指什么重大事件?
(2)“老人”“寫下詩篇”之前,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什么重大決定?有何意義?
這是大家熟悉的一首歌詞──《春天的故事》,我們能比較容易的判斷出這位“老人”就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畫了一個圈”、“寫下詩篇”是回答其余問題的先決條件,必須先判斷正確,歌詞中最能體現這兩個事件的因素是時間因素,即1979年、1992年,就是我們掌握的1979年設立經濟特區、1992年“南巡講話”的相關歷史知識,有了正確的判斷,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復習歷史方法2. 做個有心人,為復習做良好的鋪墊在平時學習中,養成隨手圈劃、把重要的知識標記出來的習慣。這么做的好處是:一方面標記本身說明已經重點認知了這些知識,知識在腦海中已經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一方面在日后的復習中,可以不再仔細閱讀課文的每一句話,當瀏覽到圈、劃的知識點時,就會喚醒大腦中記憶的細胞,通過聯想,浮現出知識的全貌。如在學習《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課時,在自學課文時,針對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決議,將《共同綱領》、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國旗、國歌、首都、紀年、人民英雄紀念碑等關鍵詞句圈畫,再刻意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復習時只要看到這幾個關鍵詞句,馬上就會想起會議具體的決議。閱讀是我們認知的最初、最基本的方式,用心閱讀,有針對性的標記,既能夠提高復習效率,又能夠牢固掌握知識。
復習歷史方法3.注重對知識的整合,讓知識系統化一方面梳理每節課的知識要點,一方面對知識進行橫向、縱向聯系,將相近的知識歸類整理。整合知識能夠有效提高我們的綜合學習能力,形成宏觀知識體系,并開拓視野。歷史的組成一般是由時間、地點、人物、原因或背景、過程或內容、結果、意義或影響,所以在復習時,我們可以按照上述要點整合并系統化知識。如復習《偉大的歷史轉折》一課時,先記憶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時間(1978年底)、地點(北京),然后是會議召開的背景──__后“左”的錯誤繼續,提出“兩個凡是”的方針,于是在思想理論界展開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解放了思想,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然后按思想、政治、組織三條路線記憶會議的內容,由內容聯想意義,由關鍵詞“轉折、撥亂反正、開端、新時期”聯想記憶。這樣,就能夠全面系統地理解掌握有關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知識,認識到“偉大的歷史轉折”的深刻含義。又如,1992年中國發生了很多重要意義的歷史事件,可以將課本中以下內容縱向聯系、歸納:鄧小平“南巡”講話,海基會、海協會達成“九二共識”,中共十四大召開等。把相近、相關聯的知識點歸類,既有利于全面掌握知識,同時開拓了思維、視野。
復習歷史方法4. 養成隨手記錄的習慣,建立改錯本這也是一個對知識日積月累的好習慣。特別是對某一知識點的認知沒有十足把握時,隨手記錄下來,在復習時就會成為我們重點的認知對象,當再一次接觸這一知識點時,會在大腦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記。堅持將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認真的改正并記錄在改錯本上。在學習過程中,已經正確理解并掌握的知識,復習時不需要再花費大量的精力,重點重溫記錄在改錯本上的問題。
復習歷史方法5.注重知識與現實、文藝作品的聯系歷史在不斷發展、延伸,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能夠看到、接觸到許多與課本知識相關聯的事情,恰當聯系,有助于我們更全面的認知歷史。歷史知識中,還有許多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如文藝作品、典故、成語等而家喻戶曉,學習和復習這些知識時,適當的聯系能引起強烈的共鳴,開拓思維,建立相關鏈接。需要注意的是辨析歷史事實與文學藝術的本質區別,認知真正的歷史。
歷史學科的學習中,記憶容量大,知識聯系廣泛,遇到困難那是正常的,關鍵是我們用什么態度面對困難。如果我們能夠正視困難,積極開動思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能如魚得水,自由徜徉在歷史知識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