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是什么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表現的方面很多。可以說,凡是我們應該肯定的歷史,它幾乎統統顛覆掉。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是什么,希望能幫到你。
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是什么
一是頌揚改良,否定包括近代以來所有的進步運動。
有人說,我們的歷史教科書、語文教科書,就是“殺人”兩個字,教年輕人殺人,認為我們這是在用狼人的奶來喂年輕人。這些人認為,最好的是改良,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是沒有必要的。甚至認為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也沒有必要,如果保留一個清王朝,慢慢地讓它走上現代化道路,那中國要穩當得多。還比如,說西太后本來可以通過立憲,走上現代化。可是,中國一次又一次的改良都被革命打斷了。所以說,革命帶來了災難,改良才能解決問題。這些話聽起來,好像是笑話。可是,這些在很嚴肅的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和文章中都有所見。
二是輕蔑黃土文明,頌揚海洋文明的普世價值。
由糾正我們黨過去“左”的錯誤,到糾正社會主義,糾正一切進步運動,進而糾正中華民族的文明,認為中華民族沒有文明。最典型的就是80年代出的一部電視劇《河殤》,說中華文明已經走向死路,沒有生機了,帶給中華民族的只能是死亡,沒有創造性。而藍色文明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力,是世界上領先的文明。這是自毀中華文明。毛澤東說過,你可以輕視一切,但是不能輕視黃河,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在世界歷史上做出了重大貢獻,是足以令人驕傲的。因此,對于我們的傳統文化是不能夠全盤否定掉的。
當然,對于我們的傳統文化也不能夠全盤肯定,特別是對于儒家思想。原北長蔡元培先生,曾擔任了三任教育部長,即孫中山時代的教育部長,袁世凱時期的教育部長,蔣介石時期也當了一屆教育部長。不管當哪一屆教育部長,蔡元培都反對尊孔讀經,反對拜孔,把孔子抬到嚇人的地步。但是,我們今天連幾歲的小孩都想著要留小辮、戴瓜皮帽。有的中學生、大學生甚至要組織拜孔廟,拜文昌星。我家門口一個過街天橋上有一個大標語,寫著“不學禮無以立”。其實,這句話反映了孔子落后、保守的政治理念,其中的“禮”指的是周禮,是封建制度或者是奴隸制度,并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講禮貌的“禮”。我們有些人根本就沒有理解儒家思想,就不加分析,輕易宣傳了孔子最消極、最落后的一些文化思想。
因此,對于中華傳統文化要辯證分析,才不會有失偏頗。誠然,人類社會有共同的文明,諸如不要隨地吐痰,要尊重老人,要愛護小孩,等等。而有些人講的普世價值講的不是這個,講的是把西方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價值觀念作為普世價值。其實質是要求我國搞議會制度、“三權分立”,反對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我們要堅決反對的。
三是頌揚侵略有功,否定中國人民反侵略的救亡斗爭。
如果把今天歷史虛無主義的有些言論拿到新中國建立之前,也定會把它當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因為那是亡國奴的一套東西。有人寫1840年開始了中國現代化進程,可是卻從來不提外國的侵略。歷史是這樣的嗎?現代化是近代中國的一個歷史要求,但是在嚴重的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下,不解決經濟制度,不革命,現代化是沒有辦法實現的,這是最起碼的常識。
誠然,西方也帶來了現代的科學技術,在客觀上促進了我國某些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是,并沒有因此把中國帶上現代化的道路。這是一個歷史悖論。就是西方列強來到中國,在當時代表著先進的生產關系和先進的生產力。可是,他們來到中國,并不是扶持中國的資本主義勢力,而是扶持中國最反動、最落后、最保守的封建勢力和封建土地制度。為什么歷史會發生這種悖論呢?道理太簡單了。在他們看來,倘若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走上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就會成為他們強大的競爭對手。所以要壓制中國的民族獨立和獨立走向資本主義道路。由此,中國原來是可以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卻沒有走上,這是一種歷史的遺憾。但是,這種歷史遺憾是中國封建勢力過于頑固,又有了帝國主義靠山所造成的。現在有些人鼓吹,侵略有功,甚至說在近代中國,如果我們執行一條“孫子路線”,注意這里說的“孫子”不是《孫子兵法》的“孫子”,而是爺爺孫子的“孫子”,就是中國要當孫子,隨便搭上一條順風船,比如美國這搜船,那么,中國今天就會像日本那樣發達。甚至有學者說,中國人民抵抗的鴉片戰爭、八國聯軍、英法聯軍,這都是以落后、保守、情緒化的東西來抗拒世界文明的發展。即便是對于關系到國家尊嚴問題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認為我們也要尊重。由此提出近代中國犯下“救亡壓倒了啟蒙”的錯誤。這里的救亡指的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反對本國的反動統治,挽救國家危亡的運動。從一般意義上來說,啟蒙是指通過灌輸一種新的思想、新的文化、啟發國人覺醒。而在這里,啟蒙指的是帝國主義侵略帶來的現代化。
近代中國有兩大歷史要求:一是民族獨立;二是國家富強,就是實現現代化。如果沒有民族獨立,我們是不能實現國家富強的,這是起碼的常識。我們有多少仁人志士實業救國、科學救國、教育救國,結果都沒有成功,為此而抱終天之恨。只有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民族獨立,為國家現代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怎么能夠說救亡壓倒了啟蒙呢?
四是頌揚舊中國,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
所謂否定革命,主要是否定我們黨,更主要的是否定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的成就。好像一切都是過去的好,新中國什么都不行,這毫無道理。甚至有教授寫文章說,袁世凱時期是最好的時期。袁世凱政治上開明、經濟上還農、文化上寬容。說李大釗、毛澤東、蔡元培都是袁世凱培養出來的。再有,一說起抗戰,好像就是國民黨在抗戰,國民黨丟失土地到那種嚴重的地步,都不講。就是完全不顧歷史事實。
五是集中攻擊、誣蔑、抹黑毛澤東。
在世界歷史上沒有一個開國領袖,特別是像毛澤東這樣的民族英雄,遭到如此空前的謾罵、侮辱、抹黑。我在1991年第一次到美國,與幾個華裔美國教授聊天,他們就說,我們很不理解,中國怎么沒完沒了地批評毛澤東?哪一個美國總統沒有問題?可是,退下來以后,在國會大廈上掛著的美國總統的肖像,都是慈眉善目的。人民大學的一個教授說,毛澤東沒有可比性,唯一可比的就是德國的希特勒。甚至有人說,毛澤東在社會主義時期不僅有錯,而且有罪;不僅有罪,而且是罪惡滔天。還有人污蔑毛澤東說,在《毛澤東文選》中僅有12篇文章是毛澤東自己寫的,其他都是別人寫的。說毛澤東的詩詞都是胡喬木給改的。現在胡喬木的女兒有機會就要做聲明,說我爸爸怎么能寫出毛澤東那樣的詩詞,相反的,我爸爸的詩詞是請毛澤東改的。那些人為什么要如此攻擊、污蔑、甚至抹黑毛澤東呢?因為毛澤東是他們實現私有化、美國化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
歷史虛無主義的文化簡介
虛無主義主要否認人生和世界意義,也就是基礎、目的和價值等。在當代中國文化中,傳統的價值也就是儒家所主張的價值已經不再具有規定性,它至多只是一個文化遺產和遺跡。如傳統的春節不僅是家人的團圓,而且也是對于天地的膜拜和對于祖宗的追思,但現在的春節卻完全改變了其本性。在饑餓的歲月里,它是飽餐的時機,但在溫飽的年代里,它幾乎只是一個例行公式。人們不敬畏天地,但未必就崇拜上帝。如在西方的圣誕節,人們到教堂去贊美上帝,在家里和親人相聚。但在中國的圣誕節,人們往往和朋友們狂歡。既不是天地,也不是上帝,而是各種體育和娛樂明星成為了我們時代的偶像。他們并不代表某種最高的原則,而是因為他們在某個領域里第一,是名人。但最具時代特征的是各種類型的造星運動,它將一個非英雄變成英雄,如芙蓉姐姐。這些人物幾乎沒有任何意義,甚至可以說,他們就是虛無主義的明星。
看了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