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的題型分類與解題思路
選擇題知識覆蓋面廣、題量多的特點,要求考生要踏實、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學基礎知識。同時要培養概括、分析、評價等能力,提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識問題的水平。這是做好選擇題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在具備了這些前提條件之后,再輔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選擇題。
能否認真審題,是做好選擇題的關鍵。隨著命題技術的進步,選擇題的立體感和動態遷移感愈來愈強,迷惑性越來越大。因其答案的惟一性,一旦審題出現偏誤,就會導致全錯。認真審題,對選擇題尤為重要。
下面小編向大家介紹一下中考選擇題的題型分類與解題思路
歷史選擇題具有知識覆蓋面廣,題目靈活性大、客觀性強,極少有評分誤差和比較全面的考查功能,它能有效地考查記憶能力、閱讀能力和幾乎所有層次的思維能力及思維品質,是標準化考試的優良題型。因此選擇題是歷史考試必備的題型之一。
歷史選擇題的結構分類有:簡單型和復雜型、單一型和組合型、肯定型和否定型、排列型和組合型、比較型和分析型,還有材料觀點型,這些類型考查的目的就是提高考生的思維品質和能力素質。
中考中歷史選擇題頻繁出現在試卷上的是人物選擇題、時間型選擇題、地名選擇題、事件型選擇題、比較型選擇題、否定型選擇題、復合型選擇題、因果型選擇題、材料型選擇題、圖表型選擇題等。現在,我們對其中中考中常見的選擇題型進行分析和指導。
【題型一】簡單型(單一型):考查時間、人物、事件、歷史地理的選擇題。歷史學科的特點決定這一學科必須真實地反映史實,特別是重要史實,這就離不開歷史人物、歷史時間、歷史事件、歷史地理等。考查中學歷史基礎知識也必定離不開對歷史時間、人物、事件的考查。
【例題】(2007·太原)目前,對外盡量“用一個聲音講話”的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是( )
A.三國同盟 B.聯合國
C.歐洲聯盟 D.國際聯盟
【解題思路】本題是一道簡單型選擇題,且這種題型直接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首先認真閱讀題干,找出本題考查的重點知識,然后結合所學知識和選項進行選擇。歐洲聯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由此,可以判斷本題的正確的答案為C。而其A、B、D三項不符合題意。
【題型二】復合型(組合型、排列型):考查歷史史實的選擇題。復合型選擇題實際上是多項選擇題的變形。是把同類、相異的歷史史實或認識按照一定要求組合排序來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及考生的理解辨析、歸納能力。
【例題】(2007·恩施州)周恩來是深受人民敬仰的政治家、革命家。下列歷史事件或歷史活動與他有關的是( )
①參加中共“一大”②重慶談判 ③在黃埔軍校任教 ④紅軍長征 ⑤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解題思路】本題主要考查歷史人物的主要歷史活動。本題實質上是一道多選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周恩來參加了重慶談判,曾經在黃埔軍校任教,參加過長征和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但周恩來沒有參加中共“一大”,故①參加中共“一大”不符合題意。利用排除法,凡是包含①的選項不對,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題型三】逆向型(否定型):考查歷史史項的選擇題。逆向選擇題的題源很多,因為許多事情都可以換個角度思考。通常這類考題為了提醒考生,一般在“不同”、“不正確”、“不準確”、“錯誤”等關鍵字詞下打了著重號。盡管這樣,還是許多考生按定勢思維選錯了答案。
【例題】(2007·徐州)某校九年級(2)班同學對如何評價日本明治維新進行了積極探討。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
A.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B.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C.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
D.徹底鏟除了封建制度
【解題思路】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逆向思維能力。解答此類型選擇題必須審清題意,注意關鍵詞“不正確的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明治維新是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但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因而,D項“徹底鏟除了封建制度”不符合史實。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題型四】圖表型(表格型):考查歷史地理、歷史文物、歷史事件的選擇題。圖表型的選擇題,其特點是題干給出直觀形象的圖示(或示意圖)、歷史文物(遺址)、表格,并配有文字;要求根據圖表、圖文回答有關問題,而且選擇題是唯一的。它是激活考生思維的好考題。
【題型五】材料型(閱讀式)“考歷史史料的選擇題。材料閱讀型的選擇題一般考查考生對歷史史料、歷史文獻以及有關歷史文物與遺址的文字報道,和有關歷史趣味的名言、諺語、史詩掌握了解的程度。這類選擇題首先是解決閱讀問題,讀懂了、意會了,選擇就會迎刃而解。
【例題】(2007·泰州)1933年羅斯福在總統就職演說中說:“……嘆交換手段難逃貿易長流冰封;看工業企業盡成枯枝殘葉;農場主的產品找不到市場;千萬個家庭的多年積蓄毀于一旦。”你知道他所描述的現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嗎?( )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經濟大危機
C.第二次世界大戰 D.自然災害
【解題思路】解答材料型選擇題首先要認真閱讀所給材料,從材料中獲取解題的信息。通過閱讀題干所示的材料,可知1933年羅斯福在總統就職演說中反映了當時商品貿易不振,工業發展萎縮,產品出現“過剩”,人民生活困苦。結合所學知識,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符合題意。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自然災害不符合當時情況。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