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人物介紹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戚繼光人物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戚繼光人物介紹
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山東登州人,明嘉靖七年(1528年)出生。父景通,歷官都指揮,曾署大寧都司。戚繼光自幼學文習武,17歲時父親去世,襲職任山東登州衛指揮僉事。當時,倭寇不斷侵擾東南沿海地區,戚繼光曾寫詩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升署都指揮僉事,對所屬3營25個衛所進行整頓,加強訓練,鞏固山東海防,使倭寇不敢輕易來犯。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秋,戚繼光調任浙江都司。翌年七月,升參將,負責防守倭寇出入頻繁的寧波、紹興、臺州等地區。在戰斗中,雖取得一些勝利,但因當地明軍缺乏訓練,戰斗力差,經常發生部伍潰散事件。為此,戚繼光親到民俗慓悍的義烏縣募兵3000人,以宋代“岳家軍”為榜樣,進行嚴格訓練,很快練就英勇善戰、名聞天下的“戚家軍”。嘉靖四十年(1561年)夏,倭寇又大舉進犯浙江沿海,戚繼光率領所練新軍,在臺州一帶多次沉重打擊倭寇,共斃敵近6000人;加上其他明軍的勝利,浙江倭患很快肅清。臺州大捷后,戚繼光升任都指揮使,又到義烏募兵,把戚家軍擴充為6000人的勁旅。
浙江倭患基本平定后,福建倭患加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七月下旬,戚繼光奉命率部由溫州入閩,支援福建抗倭。當時,福建的倭寇集中在兩大據點:一在寧德東北海邊小島橫嶼,一在福清境內的龍田。根據敵情,戚繼光決定先打橫嶼,再攻牛田。八月六日,在退潮時候,戚繼光率軍對橫嶼之敵發起進攻,并親擂戰鼓,將士奮勇爭先,很快殺退守在岸邊的倭寇,勝利登上橫嶼;島上倭寇妄圖憑藉所建木城頑抗,戚繼光命士兵縱火焚燒,倭寇終于抵擋不住,四散逃命,被追殺340多人,被淹死600多人。戚家軍僅用半天時間,殲敵1000多人,救出被掠男女800多人,一舉收復被倭寇侵占達3年之久的橫嶼。
拔掉橫嶼的倭寇老巢后,戚繼光揮師南下,兵鋒直指福清龍田。龍田背山面海,周圍還有杞店、上薛、西林、木嶺等倭寇據點,絡繹30里左右。八月二十七日,戚繼光到福清,登上大烏嶺觀察地形,發現各處溝壘縱橫,地勢復雜,難以強攻。便一面備戰,一面放出風聲,稱部隊要休整,以麻痹敵人。隨后將隊伍分為三路:一路出倉下,一路出錦屏山,一路分別埋伏于哨林木嶺、田原嶺、上逕等處,防敵抄襲,并斷敵歸路。九月初二日凌晨,戚繼光率部向杞店發起突然進攻,倭寇還在睡覺,未及反抗,就全部被消滅。隨后,戚繼光把隊伍開到離城10里的錦屏山,設伏擊潰來犯之敵700多人。接著,三路大軍直搗牛田倭窟,計斬倭寇680余人,收降脅從數千人,救出男女900多人,又一次取得重大勝利。
龍田主寨被攻陷后,福清境內殘余倭寇紛紛向林墩(在莆田境內)逃竄。戚繼光親率軍向林墩疾進,天亮時逼近賊巢。倭寇企圖頑抗,但在戚繼光指揮進攻下,被生俘26人,斬首960級,落水淹死者1000多人。戚家軍追殺到黃石才收兵,并救出被擄禁民眾2100多人。
同年十月初一,戚繼光班師,重過福清。初五,倭寇約300余人在龍田登陸,戚繼光率部猛攻,擒斬150多人,殺死賊首,粉碎倭寇對福清的反撲。十月十七日,戚繼光率隊到達福州,受到官紳、百姓的熱烈歡迎。十一月,戚繼光率軍回浙江休整。十二月,升任副總兵。
戚繼光回師浙江不久,在福建的倭寇卷土重來,攻占興化府城。明廷起用俞大猷任福建總兵,并急調戚繼光再次入閩。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二月,戚繼光又赴義烏募兵萬余人,然后率軍入閩。四月十三日,戚家軍再抵福清。這時,倭寇集踞在興化東南的平海衛,戚繼光會同俞大猷和廣東總兵劉顯,共商破敵之策,決定三路大軍進攻平海,戚家軍為中路軍。
二十一日深夜,明軍悄悄出發,天剛亮已近敵營。戚家軍正面進攻,左、右兩軍合力攻打,倭寇大敗,明軍把平海衛附近的許家村倭寇營地團團圍住,乘風放火,奮勇殺敵。最后攻破敵巢,收復平海衛,共斬敵2451級,救出百姓3000余人,沉重打擊了倭寇的兇焰。此后戚繼光率軍在福清、福州、連江、興化等地沿海繼續剿除小股水、陸倭寇,-皆捷。十一月,戚繼光升任總兵,負責鎮守福建全省及浙江的金華、溫州二府。同月,倭寇不甘失敗,又糾集2萬多人圍攻仙游縣城。這時,戚家軍因分散在沿海各地,一時無法集中應戰。戚繼光一面加強防務,一面集中兵力,并催令浙江部隊迅速入閩增援。
十二月二十日,戚繼光集中1萬明軍,組織反擊。鑒于敵強我弱,戚繼光決定集中兵力進攻南壘之敵,并分兵兩支,佯攻敵之東、西兩壘,以牽制敵軍,并設疑兵牽制北壘敵軍,使之無法增援。二十五日,戚繼光大軍先攻破南壘,隨后各個擊破,連克敵東、西、北三壘,殲滅大批倭寇;倭寇的攻城器械全被焚毀或收繳,取得福建抗倭以來的又一重大勝利。
仙游解圍后,戚繼光緊追逃敵。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月,在同安縣斬倭寇千余。福建倭患暫告平息。翌年,戚家軍入粵參加平倭,經過兩年奮戰,終于基本肅清東南沿海的倭患。
隆慶元年(1567年),朝廷調戚繼光到北京,訓練兵卒。隆慶二年(1568年)五月,戚繼光任都督同知,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軍務,防守北方邊境。任內大力修固長城并建敵臺(碉堡);同時加強軍事訓練,寫出一部《練兵實紀》。戚繼光鎮守北方,擊敗小股來犯蒙古騎兵,保衛北方邊境。明廷升戚繼光為左都督、太子太保。萬歷十年(1582年),戚繼光把自己的詩文選編成5卷的《止止堂集》。
萬歷十一年(1583年)春,戚繼光奉調鎮守廣東。萬歷十三年(1585年),因患肺病辭職,回山東登州故鄉。萬歷十五年(1587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逝世。福建人民緬懷戚繼光抗倭的卓著功績,保留許多戚家軍的遺跡,還把戚家軍行軍時攜帶的小圓面餅干糧稱為“光餅”,以示紀念。
戚繼光軼事典故
懼內
戚繼光的妻子王氏,將門虎女,野史上說她“威猛,曉暢軍機,常分麾佐公成功”,有關戚繼光怕老婆的典型事例,最被廣為傳頌的是這樣三件事:
一是戚繼光被部下所激,命親兵接老婆入軍營。帳內眾將皆盔明甲亮,手執利刃,一派殺氣騰騰,想給其妻一個下馬威。不一會兒,其妻抵達營帳,見了這等陣勢,卻無絲毫恐懼之色,反而目光威嚴,對著戚繼光喝道:“喚我何事?”戚繼光聞言,膽戰心驚,撲通一聲跪下說道:“特請夫人閱兵。”
二是戚繼光架不住部下的慫恿,沖入家里想用利劍嚇唬一下老婆,以振夫綱。當時其妻午睡剛醒,立馬怒吼:“你拿著寶劍想要干什么?”戚嚇得渾身哆嗦,寶劍掉地,匆忙應答:“我想給夫人殺只雞吃。”夫人一聽開口說:“以后殺雞再不要大聲嚷嚷。”戚繼光連連稱是。
三是王夫人所產下的幾個孩子都夭折了,于是戚繼光背著夫人偷偷的納了陳姓、沈姓、楊姓三個小妾一共生了5個兒子。本來夫人不知道一直相安無事,那曉得有人不慎漏了口風,被王夫人知道了,大白天的順手拿了把刀,要找戚繼光算賬。聽到這個消息的戚繼光在衣服里面穿好鎧甲后就去到王夫人的臥室里去找她,一見面就嚎嚎大哭說無孝有三,無子為大,沒有兒子的壓力太大了。王夫人見狀也心軟了,把刀扔了后也嚎嚎大哭起來,后來從妾生的兒子里過繼了一個作為自己的兒子來養,事情才平息下來。
看了“戚繼光人物介紹”還想看:
1.戚繼光的簡介及故事
2.歷史上戚家軍的故事
3.戚姓的來源介紹
4.吳運鐸簡介及故事
5.劈掛拳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