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滸戰役明軍失敗原因是什么
薩爾滸之戰發生在公元1619年,交戰雙方一面是努爾哈赤親自率領的女真人部隊,另一面是裝備不精良,而且軍心渙散的明朝軍隊,顯而易見薩爾滸之戰結果是明軍戰敗。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薩爾滸戰役明軍失敗原因是什么,歡迎大家閱讀。
薩爾滸戰役明軍失敗原因
采取對自己不利的作戰方式是薩爾滸之戰失敗原因之一,當時的明朝在制定作戰方針的時候,沒有客觀的考慮后金軍隊作戰的方式,面對著后金政權八旗軍力的協同作戰,明朝反而選擇了分散兵力,多路進攻的方式,這樣就降低了自己軍隊對后金部隊的威脅。
部隊常年不訓練,軍隊內部彌漫著一股懶散的氣氛,當時因為常年的懈怠,明朝軍隊雖然號稱是雄師,實際上卻是不堪一擊,更何況當時的明朝哪里有百萬雄師,當時的軍隊不過區區10萬多人,而這當中的實際作戰力量和常年征戰在外的后金騎兵相比,力量的對比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當時的明朝經過多年的發展,社會當中很多弊端已經深種,難以徹底根除,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當時社會上的官員都反對革新,這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來說極為不利,而反觀女真族內部,不僅當時的社會經濟高度發展,多年的征戰也讓女真族積蓄了不少財富。這兩者之間的對比也是導致薩爾滸之戰明失敗原因之一。
在人才的選拔任用上,明朝當時為了湊足戰爭的費用,把很多官職明碼標價來買賣,這樣提拔上來的官員大多沒有什么真才實學,只能誤事,而后金政權的官員選拔制度是非常嚴格的,這也為后金政權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加分不少。
薩爾滸之戰實際上是明軍勝利
1,人數:官軍 50000人,建州叛軍80000人(葉赫兵和朝鮮兵作戰消極不做考慮,李如柏部未參戰不做考慮)
2,戰斗特點:官軍1/4局部對建州叛軍整體
3,雙方陣亡數字:官軍42000人,建州叛軍38000人(極端保守數字)
結論:官軍在自身參戰人數比叛軍少三萬情況下以1/4局部打整體情況下還能消滅叛軍近一半的兵馬,所以這場戰爭官軍大獲全勝。
看了“薩爾滸戰役明軍失敗原因是什么”還想看:
1.明朝衰落的起點:薩爾滸戰役
2.北京保衛戰簡介明軍面對危局
3.北京保衛戰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