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的后人在哪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寧海人。父親方克勤,是洪武年間的一名奉公守法的官吏,在《明史·循吏》中自有傳記。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孝孺的后人在哪,歡迎大家閱讀。
方孝孺的后人在哪
方孝孺還有后裔,這本身就是令人詫異的一件事情。明代著名學者方孝孺因忠于明皇朝建文帝而忤明燕王朱棣,最終遭滅門之災,而且是滅十族,他有否留下直系后裔一直是個歷史謎案。而今天,這位來自黑龍江某所大學正在念新聞系的大學生何俊告訴我們,他就是方孝孺的第23代后裔。
何俊說,一直以來父輩就告訴說,我們是方孝孺支系的一個房派。當時,浙江海寧典史魏澤奉皇帝的命令查抄方孝孺全族,出于對方孝孺的景仰,他把方的第三個兒子方圣藏起來了,交給方的學生俞允,俞允把這個只有幾歲的方圣帶到華亭撫養成人,并把自己的養女嫁給方圣,生了4個兒子,大兒子通公就是在這個時候遷到廬江,世代繁衍。廬江,是何氏家族的發源地,從通公開始,為了避開皇帝的追殺就改姓何了。于是,方家一族立下的一個規矩:“生者姓何,死者姓方。”在清末年太平天國期間,何乘茂又從廬江遷到合肥,不斷繁衍。廬江地區的方家在修總譜,而合肥的這個分支也一直在交納修譜的費用。
何俊在得知這個身世之謎后,便在網上搜索關于方孝孺的后代的資料,就這樣與同樣關注家譜文化的柳哲認識了。為了查資料,何俊特意從黑龍江下來,在北京的各大圖書館間查了半個月《方何宗譜》等資料后,證實其為方孝孺的直系后裔。現在,在國家圖書館的《方何宗譜》是1901年(光緒27年)出版的家譜,而在廬江修的那份宗譜則是1927年修的,并不完整,欠缺了前代的不少資料。“即使如此,理清以后,發現從第一代到我們這一代,線索都很清晰。我們這一代是‘基’字輩。我的名字沒有按這個輩系來取,而是按何家的譜系來取名的。現在我不會改姓,但還是希望后輩可以重新姓方。”
方孝孺誅十族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方孝孺曾從宋濂學習,他的文章、學問為宋濂諸弟子之冠。但他輕文藝,重教化,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是年任漢中府教授,蜀獻王聘他為世子師。明惠帝時(1399—1402年)任翰林侍講,頗受信任,凡大政多所咨詢,當時《明太祖實錄》及《類要》等書皆由他總裁。惠帝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發動爭奪皇位的戰爭。惠帝廷議討伐,詔檄也都出于方孝孺之手。朱棣奪得皇位后要他投降并命他起草詔書,他卻寫了“燕賊篡位”四字,于是被殺,宗族親友株連者數百人。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親近的大臣他也視建文帝為知遇之君,忠心不貳,明成祖的第一謀士姚廣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殺方孝孺,否則“天下讀書的種子就絕了”,明成祖答應了他。南京陷落后,方孝孺閉門不出,日日為建文帝穿喪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強迫他來見自己,方孝孺穿著喪服當庭大哭,叫人反復勸他歸順,不聽明成祖要擬即位詔書,大家紛紛推薦方孝孺,遂命人將其從獄中召來,方孝孺當眾嚎啕,聲徹殿庭,明成祖也頗為感動,走下殿來跟他說:“先生不要這樣,其實我只是效法周公輔成王來了。”方反問:“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焚。”方問:“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國賴長君。”方說:“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并讓人把筆給方孝孺,說:“此事非先生不可!”方投筆于地,且哭且罵:“死即死,詔不可草。”成祖暗壓怒火說:“即死,獨不顧九族乎?”方孝孺用更大的聲音答道:“便十族奈我何?”朱棣氣急敗壞,恨其嘴硬,叫人將方孝孺的嘴角割開,撕至耳根,一面命人繼續將方孝孺關押獄中,一面搜捕其親戚家屬等人,以及他的學生,算作十族,押解至京,當著方孝孺的面,一個一個殺戮。每殺一個追問一聲,是否回心轉意。方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服于朱棣的淫威。當弟弟方孝友被押到時,方孝孺看著因受自己牽累而行將就戮的弟弟,不覺淚如雨下。方孝友從容吟詩一首,寬慰方孝孺:阿哥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華表柱頭千載后,旅魂依舊到家山。方孝孺也作絕命詞一首: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猷。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方孝孺被押到南京城聚寶門外磔死,遇難時年僅四十八歲。明代歷史地理學家王士性曾評價道:“自古節義之盛無過此一時者。”清代學者齊周華也認為:“靖難受禍慘烈者,亦莫若孝孺。無論知與不知,無不義而悲之。”老南京相傳明宮午朝門內丹墀上的血跡石,即為方孝孺頸血所濺而成,雨后看血跡石,血色鮮紅欲滴,嗅之似猶有血腥味!
方孝孺的妻子和兩個兒子上吊自殺,兩個女兒年未及笄,一齊投秦淮河自盡,受他牽連被殺的有八百七十三人,入獄和充軍流放者達數千。
永樂初年,為清除建文余黨,朱棣采取了血腥的政策,“瓜蔓抄”、“誅十族”都是在這一時期產生的,有的文人犯了罪,不光他的親戚九族,而且他的朋友也要被株連處死,這就叫殺十族。當時的恐怖氣氛可見一斑。太監的勢力在永樂朝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許多太監都參與到了政治中來,并成為了舉足輕重的人物。這也是明朝宦官干政的禍根。
看了“方孝孺的后人在哪”還想看:
1.方孝孺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