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達開后人如何報仇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二十歲封王,英勇就義時年僅三十二歲。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石達開后人如何報仇,歡迎大家閱讀。
石達開后人如何報仇
天京事變時,石達開留在天京的家屬全部遇害。
大渡河邊,石達開決定舍命全三軍時,攜帶5歲的兒子石定忠一起進了清營,石達開死后,石定忠被以石灰悶死。另外兩個孩子年幼,恐怕路上無法照料,本意由王娘抱著投河。但當時有位劉王娘求石達開讓她帶其中一個幼子潛出險地,以求來日報仇。劉王娘確實帶著這個叫石定基的孩子離開了險境,后來她被清人俘虜,但石定基的后事記載中語焉不詳不祥。
石達開在金田起義前已經結過婚,但是那位妻子不愿意隨軍,石達開便和她脫離了關系,金田起義后不久她就改嫁了。她改嫁后,攜有石達開的一子,后來石達開的姐姐(未隨軍)把這個孩子裹著來偷了出來,對外假稱是自己的孩子撫養。石達開這個姐姐的丈夫姓胡,所以這個孩子對外稱姓胡,后代延續至今。這就是現在可查的石達開后裔。
石達開被凌遲處死
1863年5月,太平軍到達大渡河,對岸尚無清軍,石達開下令多備船筏,次日渡河,但當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漲,無法行船。三日后,清軍陸續趕到布防,太平軍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漲水所阻,多次搶渡不成,糧草用盡,陷入絕境。為求建立“生擒石達開”的奇功,四川總督駱秉章遣使勸降,石達開決心舍命以全三軍,經雙方談判,由太平軍自行遣散四千人,這些人大多得以逃生。剩余兩千人保留武器,隨石達開進入清營,石達開被押往成都后,清軍背信棄義,石達開麾下兩千將士全部戰死。
1863年(同治二年)6月27日,石達開在成都公堂受審,他慷慨陳詞,令主審官崇實理屈詞窮,無言以對。駱秉章率領清兵把石達開和宰輔曾仕和、中丞黃再忠等綁赴刑場。石、曾二人分別被面對面縛在兩個十字木樁上。執行凌遲時,劊子手先對曾仕和割第一刀,曾仕和受疼不過,慘叫狂呼,石達開斥責他說:“為什么不能忍受此須臾時間?”曾仕和這才咬緊牙關,不再叫喊。石達開受刑時,被割一百多刀,他從始至終默然無聲。石達開的凜然正氣和堅強意志使清軍官兵感到震驚,觀者無不動容,嘆為“奇男子”。連敵對勢力的四川布政使劉蓉,都不得不如此贊他“梟桀堅強之氣溢于顏面,而詞句不亢不卑,不作搖尾乞憐語。……臨刑之際,神色怡然,實丑類之最悍者。”
石達開詩詞
(一)
千顆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也低頭。
五岳抱住擎天柱,喝盡黃河水倒流。
(二)
曾摘芹香入泮宮,更探桂蕊趁秋風。
少年落拓云中鶴,塵跡飄零雪里鴻。
身價敢云超冀北,文章早已遍江東。
儒林異代應知我,只合名山一卷終。
(三)
不管天人在廟堂,生漸名位掩文章。
清時將相無傳例,末造乾坤有主張。
況復仕途皆幻境,幾多苦海少歡場。
何苦著作千秋業,宇宙常留一瓣香。
(四)
揚鞭慷慨蒞中原,不為仇讎不為恩。
只恨蒼天昏瞶瞶,欲憑赤手拯元元。
三軍攬轡悲贏馬,萬眾梯山似病猿。
我志未成人已苦,東南到處有啼痕。
(五)
若個將才同衛霍,幾人佐命等蕭曹。
男兒欲畫麒麟閣,夙夜當嫻虎豹韜。
滿眼山河罹異劫,到頭功業屬英豪。
遙知一代風云會,濟濟從龍畢竟高。
(六)
虞舜勛華多碩美,皇王家世盡鴻蒙。
寬容居背移神鼎,亭長還鄉唱大風。
起自布衣方見異,遇非天子不為隆。
澧泉芝草滅根脈,劉裕當年田舍翁。
看了“石達開后人如何報仇”還想看:
1.歷史上的勵志故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