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歷史簡介
淳化縣,位于陜西省中部偏西、咸陽市北部,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淳化歷史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淳化歷史簡介
原始社會,先民就在今淳化地區繁衍生息。夏、商、周三代,有云陽國邑。
商代的云陽氏在今淳化縣北建妘氏國。那時的"國"指區域,如同一方。
西周,云陽地屬豳國。春秋初期,云陽為秦踞有,戰國時期,秦設云陽邑。"邑"當時是行政區域單位,相當縣。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秦國自櫟陽邑(今陜西臨潼東北武屯鎮)徙都咸陽,置三十一縣,云陽縣為其中之一,這是淳化歷史上最早的設縣。
西漢繼秦建云陽縣,秦漢兩朝的云陽縣城,就是今鐵王鎮涼武帝村一帶遺存的甘泉宮故城。
三國魏明帝時,司馬宣王(司馬懿)輔政,取消云陽縣,在云陽縣舊地設撫夷護軍(執掌中央軍隊的重要軍事長官),司馬宣王為護軍。西晉元康元年(291),趙王司馬倫取消護軍,故"云陽縣"歸在池陽(今涇陽)縣管轄。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在今涇陽縣云陽鎮(古稱水沖城)另立云陽縣。
三代、戰國的云陽邑、秦漢的云陽縣,名稱源自縣北有云蒙山(甘泉山),縣置在山南(陽),因有云陽之稱。
北宋淳化四年(993),于梨園鎮(今淳化縣城)建縣,修復唐代梨園舊城為縣城,以淳化年號為縣名。淳化縣署初在縣城北門內路西,堂名吏隱堂。
明洪武初年,知縣楚桓移縣署于南,即今淳化縣人民政府及公安局一帶。
清順治元年(1644),淳化縣直隸陜西布政使司。雍正三年(1725)改屬邠州直隸州。
民國初(1911~1912),淳華縣屬秦隴復漢軍政府和中華民國秦省軍政府;民國2年(1913)屬陜西道;民國3年(1914)屬關中道;22年(1933)直屬陜西省;25年(1936)屬第七行政督察區;33年(1944)改屬第二行政督察區;36年(1947)改屬第七行政督察區;38年(1949)3月改屬邠州府,后屬邠州專員公署。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淳化縣北部屬陜甘寧邊區。1933年4月~1934年2月,淳化縣北部蘇區,屬陜甘邊區照金根據地;1934年2月~1935年10月,分東西2區,西區謂赤水(既體現紅色政權之意,又含三水部分境域而名),東區稱淳耀(是為淳化、耀縣兩縣地之合而名)。隸陜甘邊南區革命委員會。
1949年2月24日全縣縣城解放,赤水縣改為淳化縣,屬陜甘寧邊區三原分區轄。建國后1950年5月改屬咸陽專區所轄,是年改屬寶雞專區,1957年復屬咸陽專區;翌年12月并入三原縣,原轄地劃編為官莊、十里塬、方里、淳化4個公社;1961年9月復為淳化縣,屬咸陽專區(1970年6月改稱咸陽地區);1983年10月撤咸陽地區成立地級咸陽市,淳化縣為其轄。
淳化歷史行政區劃
唐云陽縣共轄20鄉,今僅知金龜、平泉、古鼎、谷口4鄉,余不詳。金龜鄉有梨園鎮。
宋云陽縣曾置11鄉,后改為6鄉,轄80村鎮。方善鄉在縣東,轄18村;流金鄉在縣東南,轄12村;嵯峨鄉在縣北,轄18村;武康鄉在縣西,轄18村;青龍鄉在縣南,轄14村。金龜鄉有梨園鎮,縣東10里有孟店鎮。
宋淳化縣轄金龜、平泉、古鼎、甘延、溫豐、威遠6鄉。
明初縣境廣70里,袤70里,編戶32里;明成化中復分三水縣,編戶18里。時有姜嫄鎮、通潤鎮、石橋鎮、官莊鎮、泰顛鎮、常實鎮等6鎮。
清代,編戶6里。分別為:南陽里(今方里、夕陽、固賢一帶),永集里(今石橋、米倉、南村一帶),積義里(今城關、大店一帶),向化里(今潤鎮、車塢一帶),安土里(今十里塬、馬家一帶),懷德里(今官莊、北城堡一帶)。共轄247村。
民國元年~11年(1912~1922)行政區劃,仍沿清時里制。
民國12年~19年(1923~1930)分為3區。
民國22年(1933)春,改為3區14鄉鎮,351閭。
民國28年(1939),全縣18鄉鎮編為6個鄉鎮,共轄30保。
1949年11月至1950年8月,淳化縣設置8區51鄉,轄154個行政村,444個自然村。1950年8月至1953年6月,淳化縣編為6區45鄉432個自然村。1953年6月至1956年2月,根據省調整區鄉行政區劃方案,結合當地具體情況,撥彬縣龍高區的井村、興橋、里村溝圈3鄉歸淳化縣。將原淳化一、二、三區(老區)調整為4個區。共設置7區48鄉465個自然村。
1958年12月,撤銷淳化縣,行政區域并入三原縣。原淳化縣劃編為官莊、十里塬、方里、淳化4個人民公社,轄25個管區。其中,官莊、十里塬、方里3個公社轄區不變,原潤鎮、鐵王、南村、石橋、城關5個公社合并為淳化人民公社。
1962年4月,劃出秦河、鐵王兩社部分地區,成立安子哇公社,全縣人民公社增加到19個。1962年11月,于邊遠地區新設方里、十里塬、鐵王、官莊4個區工委,轄方里等13個公社。石橋、大店、車塢、城關、潤鎮、南村6個公社則直屬縣政府領導。19個公社共轄219個大隊,797個生產隊,765個自然村。
1984年10月,咸陽地區撤銷,設咸陽市。淳化縣屬咸陽市轄縣之一。當年的體制改革中,實行政社分設。將原18個公社改為鄉人民政府。
1992年,潤鎮鄉甘南、甘北、甘東村合并為甘溝村。1993年4月,城關鎮棗坪村第二村民小組撤銷,成立棗坪居民委員會,隸屬城關鎮。
2001年11月,將原來黃甫鄉并入胡家廟鄉,安子哇鄉并入秦河鄉,北城堡鄉并入十里塬鄉,夕陽鄉并入方里鎮,南村鄉并入城關鎮。至此,原來的20個鄉鎮合并為10鄉5鎮。2005年10月,合村并村將原來的370個行政村合并為204個行政村。
2011年淳化縣轄12鎮:城關鎮、官莊鎮、馬家鎮、方里鎮、潤鎮鎮、胡家廟鎮、十里塬鎮、卜家鎮、車塢鎮、鐵王鎮、固賢鎮。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看了淳化歷史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