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愷的秘史趣聞
宇文愷營造東都,死亡民夫車輛竟塞滿了城間的道路?這是怎么回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宇文愷的秘史趣聞,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宇文愷的秘史趣聞:
時至今日,有句話已經越來越在列強中深入人心:科學家是人類最重要的財富。
所以說科學家的事,美國經常鬧點新聞出來,至于搶科學家的事,民間傳說一直有,放在美國大片甚至大陸諜戰劇里,也從來都是重量級戲碼,打得驚天動地的橋段,從來都讓觀眾喊過癮:這么大一筆財富,誰家不眼紅。
只是,搶到之后呢?
財富這件事,真心不好說:一個民族攤上一個偉大科學家,就好比海島上挖到寶,買彩票中了大樂透,想想就欣喜若狂,可用起來卻學問不同:勤勞致富的,總算是美滿劇,創業成功的,更是勵志劇,好吃懶做坐吃山空的,黃粱一夢的憋屈劇,最反轉的,怕就是吃喝嫖賭胡糟蹋,最后成了家破人亡的悲劇。
中國燦爛的文明史上,偉大如財富的科學家,從來燦若星辰。但其中給糟蹋成悲劇的,也有那么幾位。
第一位這樣的人物,便是隋朝的宇文愷。
這位漢化的鮮卑族兄弟,究竟有多強大?僅說一件事就知道:外國人統計人類古代面積最大的十大古城,排名第一的就是他主持修建的長安城。
日本的藤原京和平城京就是拷貝他作品的山寨版。千年以來,用戶滿意度一直爆棚,群眾點贊到手軟。
身為隋唐建筑行業的宗師大佬,宇文愷的家庭成員里貴族扎堆:老爹是大司徒,大哥是上柱國,二哥是英國公。他出生后倆歲就封了伯爵,六歲就成了郡公。但他卻是個勤快人:別人家的孩子讀書,他讀閑書。別人家的孩子練武,他練木匠活,別人家的孩子吃喝玩樂,他出去造房子練手藝。早早就揚了名,人送美譽“名屋公子。”
等著被當時的北周丞相,后來的隋文帝楊堅看中,宇文愷的建筑功夫,更是全面升級。隋朝開國重造長安城。這事兒是個大考驗:要選個新地盤,拔地推倒重來。
面對這大考驗,宇文愷卷袖子上陣,然后一戰成名:新造的長安城,面積八十四平方公里。核心的宮城,東西長兩千八,南北寬一千五,城中街道也拉風,橫街寬二百二十米,大街小巷縱橫交錯,如菜畦一般平整,登高遠望,視覺效果十分養眼。
布局設計更獨特:宮城在中心,成敦周圍環抱,城區市坊分明,還開了三條水渠,兩岸還密排柳樹綠化帶,城東更有休閑公園。不僅外觀偉岸,雄渾帝王氣概滾滾撲面。更兼生活便利,環境優美,居住舒心。堪稱六世紀人類殿堂級城市。就連一千多年后的清朝學者徐松都由衷稱贊:隋朝的長安城,修的太有創意了。
更為驚天人的是,這樣一個充滿創意且浩大的工程,拜宇文愷合理的工程規劃和科學分工所賜,進度更是火箭速度,僅用了九個月就完工。于是,在這座偉大城市終于雄踞天下后,大隋朝乃至六世紀人類最杰出建筑大師宇文愷,也從此亮瞎全場。
自此之后,平步青云的宇文大師,便成了隋朝最寵的寶貝。業績更是一堆:先開了廣通渠,又修了仁壽宮,順便給隋文帝老婆修了墳,等著隋煬帝上了臺,又再接再厲,硬生生的修出一個新東都洛陽。
從來都是結實耐用,場面震撼,效率驚人,進度高速。所謂宇文出品,必然精品。
除了出精品外,宇文大師的創意,也繼續層出不窮:修東都宮城的會通苑,造出個人工海洋,十余里的大湖上,還修了三座“仙山”,場面秀美壯觀,長期仙樂飄飄。顯仁宮更不差,里面精心布局,薈萃舉國各地奇山異石,園林內更布滿異草奇獸,今天的森林公園,隨便拉出一個對比都要弱爆。
還有些科學發明,更大漲國威:給隋煬帝設計的“觀風行殿”,外觀是坐大宮殿,下面其實有輪子,可以推行前進,而且還能隨意拆裝。還有能容納千人的“大帳”,經常被隋煬帝用來招待外國使節。最厲害的是“行城”,是“觀風行殿”的升級版,總長兩千多步,隋煬帝巡游邊境,經常上演這一出:憑空突然建成一座大城,得意洋洋夸耀武力,嚇得各國使節無不爭先朝拜,十分撐場面。
但場面撐過頭,里子也就戳破了。
宇文大師的輝煌業績,一開始是榮耀,鬧過頭了,便是災難:且不說流水般的錢往里扔。就說征派各地奇花異石,落實到民間,便成了災難。官吏借機敲詐勒索,家家哭聲一片。至于科技思想領先世界的“觀風行殿”,更讓隋煬帝玩上癮,經常坐著巡游各地,路程也越來越遠,一路勞民傷財,沿途百姓更折騰得七葷八素。
這些政治問題,本不該宇文大師考慮,他考慮最多的是專業問題。偏偏身為大師,宇文愷又太過認真,每次受命營造,工程逼得緊不說,質量檢驗更十分苛刻。單是營造東都,裝載死亡民夫的車輛,更是塞滿了從滎陽到平陽的道路。至于最拉風的“行城”,一路顯擺下,死亡民夫超過五成。輝煌的背后,是不折不扣的災難。災難過了頭,老百姓忍夠了,就差不多要反了。
把這些罪過全歸咎給宇文愷,也欠公允。隋煬帝本身就是個好大喜功的人物,又碰上不世出的寶貝宇文愷,自然要下死命的用。宇文愷過世于隋朝大業八年,正是隋煬帝耀武揚威,大打高句麗的輝煌年代。自那以后,隋朝的大工程折騰,也始終未曾停,終把隋朝折騰進了死路。只有他遺留下來的工程作品,時至今日,好些依舊沉默的存在,訴說著輝煌背后的血淚戰亂。
至于宇文愷人生中最得意的建筑作品:東都洛陽乾陽殿,照著唐朝人李吉甫的形容,其華麗程度,進去仰望一眼,就會滿頭眩暈。等著唐高祖李淵登基后,大罵這作品太過奢靡,勞民傷財,一把火燒成了歷史的灰。
宇文愷的功過,有人說是專業錯誤:他的工作,本身就是個勞民傷財,供統治者享受玩樂的活,于是越認真,越悲劇。
宇文愷的簡介:
宇文愷,姓宇文,名愷,字安樂,祖上是鮮卑人。出生于長安城(今西安市西北部)。生于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卒于隋煬帝大業八年(公元612年)。
宇文愷是隋代有名的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大師。長期擔任隋朝主管建造方面的官員,主持建造許多大型建筑,尤其是主持建造隋朝新都大興城和東都洛陽城,為以后各代都城建設樹立了樣板,展示了宇文愷高超的建筑技藝和卓越的設計才華。
宇文愷出身于北朝后期以武起家的豪門貴族。他的父親宇文貴從小就喜歡武藝、厭倦詩文,史書記載宇文貴年少時曾跟隨老師學習,一天他卻扔下書本對老師說道;“男兒應當騎馬提劍以取功名,怎么能象老師一樣做博士呢?”后來就從軍作戰,多次榮立戰功,受到皇上的封賞,逐漸成為一個顯赫家族。宇文愷的大哥、二哥也和其父一樣因軍功顯赫而被冊封要職。宇文愷因是功臣之后,2歲被贈爵雙泉縣伯,6歲進封為安平郡公,隨后又累獲許多榮譽。但宇文愷并沒有追隨父兄騎馬打仗,他從小就不喜歡弓馬、刀槍之類的武事,而喜歡博覽群書、學習知識,尤其喜愛建筑方面的知識,年輕時就以博學多才而聞名。20多歲時曾被任用為上開府、工部匠師中大夫,成為北周政權主管建筑的管員。
公元581年1月,隋文帝楊堅篡奪北周政權,建立隋朝。為了鞏固統治地位,楊堅即位后即大肆誅殺北周宗室宇文氏家族。最初宇文愷也在被殺戮對象之列,但由于宇文愷家族與北周宗室宇文氏并非同一祖先,又因為他才學出眾,很受楊堅器重,加之他的哥哥宇文忻擁戴楊堅有功,所以楊堅又派飛馬傳去赦令,才使他幸免一死。宇文愷因長于土木工程建造,隋文帝多次派他監造大型工程,歷任營建宗廟副監、營建新都副監、檢校將作大匠、仁壽宮監、將作少監、營造東都副監、將作大匠、工部尚書等職,成為隋朝負責營建的主要高級官員,隋朝時所興建的大興城、東都洛陽、開鑿的廣通渠、修復的魯班故道和長城等大型土木工程,是在宇文愷的規劃設計和領導下完成的。其中許多工程成為我國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特別是大興城和洛陽城的建造為以后各代都城的建設樹立了樣板,在古代建筑技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宇文愷可以說是以為規劃專家和建筑工程師,根據《隋書·宇文愷傳》記載,他不僅主持規劃了長安和洛陽二城,還從事過水利、長城、橋梁等方面的工程,也親自設計過一些房屋。他曾受命率領水工開鑿了連接大興城、渭水和黃河,長300余里的廣通渠。廣通渠的開鑿既方便了漕運,又灌溉了兩岸的農田,有“富民渠”之稱。后來宇文愷又受命負責在陜西歧州(今陜西鳳翔縣)建造仁壽宮。仁壽宮建在山巒之中,工程復雜、艱巨,遇到許多復雜的技術難題;但宇文愷憑借自己出色的規劃設計和精心組織施工,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就建成了一座雄偉壯麗的宮殿。宇文愷還設計、建造許多奇妙的建筑,如他曾建造一座大型帳篷,里面可坐幾千人,隋場帝曾在俞林(今屬山西)城東的大帳內,宴請當地的啟地可汗及其部落350O多人。他還曾制作一種大型活動建筑“觀風行殿”,上面為宮殿式木結構建筑,可以拆卸和拼裝,殿內可容數百人;下面設有帶輪的機械,可以在地上移動,非常靈活、迅速。隋場帝曾帶大帳和“觀風行殿”巡視北部邊境,觀者無不驚奇、贊嘆。宇文愷還為建筑物設計一些神奇機關,顯示了另一方面的設計才能,如在東都觀文殿一個書屋的設計中,宇文愷就安置了一個很巧妙的機關,在門上懸有錦幔,上面設有兩只凌空欲飛的仙鶴,當有人來到門前,踏動地上的機關時,這兩只飛鶴就會冉冉升起,收起錦幔,書屋的大門也隨之緩緩打開,人們如同進人神話世界。宇文愷還曾對周王朝時期朝廷的前殿——明堂進行了研究,而且繪制了明堂的建筑設計圖,制作了立體模型(木樣);在明堂建筑圖和木樣中都使用了比例尺,這種利用比例關系繪制建筑圖形和制作立體模型的方法,是中國建筑史上的一大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