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如何追卓文君的
屌絲司馬相如是如何用計追求白富美少婦卓文君的?下面學(xué)習(xí)啦小編就告訴大家司馬相如如何追卓文君的,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丁?/p>
司馬相如如何追卓文君的:
司馬相如大家已是耳熟能詳了,那么佳人卓文君呢,她又是一個怎樣的女人?當年作為豪門寡婦的她為何要與窮小子司馬相如半夜私奔呢?“當壚沽酒”的典故又是從何而來?
卓文君這個女人不簡單,在歷史上有著比較重要的地位,不僅被評為“蜀中四大才女”,還被評為“中國古代四大才女”,可想而知其一定是有相貌和才華的。那么,她的才華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實,她又到底出生在何等的家境?請隨筆者一同去細細瀏覽。
據(jù)史料記載,卓文君的家境還真不一般。她姓卓,是當?shù)赜忻囊辫F大戶。最開始,卓家的祖先居住在先秦時的趙國,當時趙國首都邯鄲是最著名的冶鐵中心,卓家就借助這種大好的經(jīng)濟形勢,以冶鐵致富。后來,秦始皇開始攻打其他六國,準備一統(tǒng)天下,趙國邯鄲的卓家為了避難,便悄悄輾轉(zhuǎn)遷移到了蜀地的偏僻小城臨邛縣定居。這個臨邛縣不是別處,正是當前的四川省邛崍市。到了臨邛之后,卓家依舊干起當年的老行當,以冶鐵為業(yè)。又經(jīng)過幾百年的發(fā)展與變遷,到了西漢的文景之治時,卓家已傳到了卓王孫這一代了。這個卓王孫就是卓文君的老爹,臨邛縣有名的超級富豪。
西漢王朝對一切經(jīng)濟活動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所謂“開關(guān)梁,馳山澤之禁”,再加上社會安定,“礦老板”卓王孫在臨邛縣以廉價食物招募貧民開采鐵礦,冶煉生鐵,冶鑄鐵工具,供應(yīng)當?shù)孛癖姾透浇貐^(qū)的少數(shù)民族生產(chǎn)生活之用,還遠銷到云南、廣西等地。由于他善于經(jīng)營,很快就成為臨邛甚至蜀地的巨富。據(jù)史料記載,卓王孫家“良田千頃,家童千人;華堂綺院,高車駟馬;至于金銀珠寶,古董珍玩,更是不可勝數(shù)”,真是富可敵國。不過,這也很正常,李白的父親不也是礦石老板嗎?一般大一點的煤礦老板、金老板都是很有錢的,正如西漢學(xué)者桓寬撰寫的《鹽鐵論》就介紹:殷實之家“聚眾或至千余人,大抵盡收放流人民也,遠去多里,棄墳?zāi)梗酪写蠹遥凵钌礁F澤之中”。
卓文君就出生在這樣一個超級富豪之家,用現(xiàn)在的話說,她可是典型的“超級富二代”,類似于當今礦老板、煤老板、金老板的千金小姐。從小穿得好,吃得好,耍得好,還會打扮化妝,又加上其漂亮母親的優(yōu)秀遺傳基因,卓文君可真是姿色嬌美,身材苗條,令人心醉呢。從小,卓文君還學(xué)習(xí)音樂,精通音律,善彈琴,還能作詩填詞,在臨邛也是響當當?shù)牟排^不像當前個別的“富二代”們吸毒抽粉,早戀打架,還一臉酒氣到處撒潑欺負貧寒老百姓。
長得漂亮,又有才華,家里還有錢,卓文君家的門檻被求親的隊伍幾乎都踏平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經(jīng)過精挑細選,卓王孫便給女兒定了一個富豪之家,所謂“門當戶對”,共同興旺,一起發(fā)財。
本以為這一生會平淡度過,哪里知道不久就出現(xiàn)了變故。16歲的卓文君剛嫁給新郎君沒多久,那短命的丈夫就不幸生病去世了。這個新寡的女人,在婆家受到了萬般刁難,再也不好意思待下去,索性又打道回娘家居住,從此寡居在家里獨自賞月吟詩,打發(fā)無聊的青春和時光,直到窮才子司馬相如的出現(xiàn)。
按封建束縛,一般情況下,卓文君可能會在家守寡一輩子。當然,她也有可能被父親再次嫁給另一個富豪之家。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卓文君生命中的如意郎君不再是什么富豪,也不是什么大官,而是一個當時還名不見經(jīng)傳的落魄才子司馬相如。
這個司馬相如是成都人,因仰慕先秦時趙國藺相如的為人行事,便以“相如”作為自己的名字,立志要干一番大事,名垂千古,光照后世。最開始,司馬相如在文翁學(xué)校(四川省最好的大學(xué))還沒畢業(yè),就被父母花錢去買了一個當兵的職務(wù),當時稱為“武騎常侍”,就是騎馬的“兵哥哥”。在京城長安站崗之時,司馬相如有幸遇到了人生中第一個伯樂,他就是當時的“文壇盟主”梁王,這個人是漢景帝同母所生的弟弟。由于身份尊貴,又喜歡文學(xué),“盟主”梁王身邊聚集了一大批著名的辭賦家,有鄒陽、枚乘、嚴忌等追隨,他們既是貴族與民眾的關(guān)系,又是文學(xué)知己。作為文學(xué)青年的司馬相如看到這種情況后,那是相當傾慕,索性兵也不當了,直接辭去了好不容易買來的武騎常侍的工作,鐵了心要追隨梁王去搞文學(xué)。去了梁地,他作賦彈琴,生活愜意而滋潤。梁王也很欣賞司馬相如的才華,還特別賜給了他一把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的字。司馬相如也就是用這把琴彈奏《鳳求凰》,搞定了富貴寡婦卓文君,不過那都是后話了。
司馬相如運氣不好,跟梁王沒混幾年,這個“盟主”就生病死了。無奈之下,司馬相如只得卷鋪蓋回到老家成都。這時,他的父母已經(jīng)過世,家里境況早就不比以前那么寬裕。沒有辦法,司馬相如只得去投奔自己的同學(xué),兒時的伙伴——臨邛縣令王吉。王吉深知司馬相如的才華,認為他不會久居人下一直落魄,將來肯定會有出頭之日。在臨邛期間,王吉對司馬相如十分尊敬,除了好吃好喝招待外,還天天到家拜訪問候。
這時卓文君的老爹——超級富豪卓王孫,看到一縣之長王吉居然對一個落魄才子如此恭敬,心中十分納悶和不解,便有意結(jié)識一下這個神秘人物司馬相如。一次,卓王孫請了該縣的富豪官員們到家吃飯,司馬相如自然也在被邀之列。
雖然被邀請了,司馬相如并沒有像其他大腕一樣爽然赴約,他故意擺架子不給面子,謊稱自己有病不能前往。卓王孫更是納悶了,便問縣令王吉怎么回事。王吉聽了默而不語,只是微微一笑,便乘車去司馬相如家里親自相迎。這下,司馬相如的架子也是擺足了,便爽快地拉著縣令王吉的手,坐車到了卓王孫的豪宅。
宴會上,大家敬酒的敬酒,劃拳的劃拳,說葷笑話的說葷笑話,個個玩得不亦樂乎。酒到酣處,有宴客提議讓司馬相如彈奏一首曲子盡興,縣令王吉也發(fā)話力邀。司馬相如這次到?jīng)]有推辭,爽快地走到前臺,撫琴彈奏了一曲著名的《鳳求凰》。
正在房間內(nèi)屋的卓文君聽到琴聲,覺得此曲婉轉(zhuǎn)動人,如潺潺溪水,粼粼波濤,便偷偷地從門縫中偷看。這一看不知道,再看就被司馬相如的氣派、風(fēng)度和才情所吸引,頓時產(chǎn)生了敬慕之情。司馬相如也發(fā)覺有女子在偷看,當即猜到是卓文孫新寡的女兒卓文君。他知道卓文君才華橫溢,還十分漂亮,其實早就有打她主意的打算。此次來赴宴,說不準就是與好友縣令王吉合謀的計策。
宴會完畢,司馬相如立即托人以重金賞賜卓文君的侍者,向她轉(zhuǎn)達傾慕之情。這卓文君看到情書之后,心中真是興奮萬千,那一片愛情的漣漪,迅疾就被司馬相如撩撥得久久蕩漾。于是,卓文君再也顧上敗壞門風(fēng),半夜趁著月光就逃出家門,與司馬相如一同私奔了。兩人火速趕回了成都,過起了令人陶醉的幸福日子。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
司馬相如原名司馬長卿,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xué)家。他生于成都,從小就聰明過人,喜歡讀書與擊劍。長大后,因敬慕戰(zhàn)國時代趙國著名的大臣藺相如,給自己改名為“司馬相如”,立志要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漢景帝即位不久,司馬相如來到長安,做了梁孝王的門客。梁孝王死后,司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這時父母都已經(jīng)過世了,家里也沒有任何一樣可以用的東西了。他的好友臨邛縣令王吉就邀請他到自己那里去,于是司馬相如來到了臨邛。
王吉對司馬相如非常恭敬,每天都去拜訪他,而司馬相如一開始還和王吉相見,后來就一直稱病回絕了王吉,但王吉反而對司馬相如更加尊敬了。
在臨邛有很多富貴人家,其中卓家就以冶鐵致富,累積了大量的土地和錢財。卓氏家族中最有權(quán)勢的卓王孫家有一個寶貝女兒,叫卓文君,她相貌美麗并通曉琴棋書畫。她十七歲就出嫁了,但丈夫在結(jié)婚后沒多久就去世了,于是卓文君又返回娘家過著寡居生活。當卓王孫聽說縣令王吉請來一位貴客,便邀請他們參加自己在家里舉辦的宴會。在宴會上,客人們都被司馬相如的堂堂儀表和瀟灑風(fēng)度所吸引。大家喝得正高興的時候,王吉請司馬相如用梁孝王賜給他的名琴綠綺彈一首曲子來助興。于是司馬相如彈奏了一曲“鳳求凰”,這首關(guān)于愛情的曲子使隔著簾子聽曲的卓文君如癡如醉,一下就愛上了司馬相如。但她知道父親不會同意,就干脆在當晚跑到住在客房的司馬相如那里傾吐衷腸,第二天跟司馬相如一起私奔回了成都。
卓王孫知道后非常生氣,認為自己的女兒敗壞門風(fēng),使他丟盡了臉面。他說:“我的女兒實在太不爭氣了,我不會再給她錢花,一分都不給。”別人都勸卓王孫消消氣,但卓王孫聽不進去。
卓文君到了成都后,發(fā)現(xiàn)司馬相如家里一貧如洗,而司馬相如根本沒有把這些放在心上,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逍遙生活。幾個月后,他們干脆賣掉了帶回來的車馬,收拾一下回到臨邛,開了一間酒館。
卓文君一下從家財萬貫的富家女變成了賣酒的小女人,司馬相如更是忙里忙外擔(dān)任跑堂工作。
卓王孫知道自己的寶貝女兒居然拋頭露面地去賣酒,女婿也給人呼來喝去的,感到很沒面子,所以“不得已”屈服了,他給了司馬相如無數(shù)的錢財和仆人,司馬相如拿了錢,回到成都買了田地和房子,過起了富人的生活。漢武帝即位后,對司馬相如追隨梁王時寫的《子虛賦》十分贊賞,于是司馬相如再次應(yīng)召來到京城,在楊得意的引薦下見到漢武帝。司馬相如又寫了一篇《上林賦》,盛贊皇帝狩獵時的盛大場面,好大喜功的漢武帝非常高興,就讓司馬相如當了大官。
司馬相如在長安過得非常開心,而他的妻子卓文君卻一個人在成都等著丈夫歸來。司馬相如在京城里越來越覺得自己身份不凡,于是就興起休妻的念頭。他派人送給卓文君一封信,信上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十三個大字,并要卓文君立刻回信。卓文君看了之后,非常悲傷,因為她知道,數(shù)字中沒有“億”,表明丈夫已經(jīng)對自己沒有了情意,只是不好說明白,就這樣寫了出來。卓文君沒有想到丈夫到了京城之后就起了這么大的變化,傷心之余,提筆寫道:
一別之后,二地懸念。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言千語說不盡,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zhuǎn),飄零零二月風(fēng)箏線幾斷。
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司馬相如收到這封信之后心里驚嘆不已,卓文君的才思敏捷和對自己的一往情深,都使他大受震撼,于是他立刻打消了休妻的念頭,并親自回鄉(xiāng)接妻子一起返回長安共享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