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散曲家盧摯簡介
盧摯(1242-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5年(1268)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下面是元代散曲家盧摯簡介。
元代散曲家盧摯藝術風格
盧摯的散曲作品以“懷古”題材為多,如《洛陽懷古》、《夷門懷古》、《吳門懷古》等等。作者登臨憑吊,往往吐露對于時勢興衰的感慨,調子比較低沉。他雖然身為顯宦,卻有不少向往閑適的隱居生活、以及描寫質樸自然的田園風光的作品,如《雙調· 蟾宮曲》《田家》,描寫了盛夏農村“看 蕎麥開花,綠豆生芽”的景象,語言本色,意致自然。
他的散曲風格明麗自然。貫云石說:“疏齋媚嫵如仙女尋春,自然笑傲。”(《陽春白雪序》)這大致概括了盧摯作品的藝術風格,如《 沉醉東風》《秋景》《 湘妃怨》《西湖》等都體現了這種特色。他的寫戀情的作品蘊藉委婉而又不失明曉自然。如《 落梅風》《別朱簾秀》,吸收了民歌的白描手法,感情深摯。
元代散曲家盧摯評價
盧摯官位 顯達,舊學深厚,文學負有盛名。"元初,能文者曰姚(燧)、盧";"古今體詩,則以摯與 劉因為首。"臨川 吳澄謂其"所作 古詩類皆魏晉清言, 古文出入盤誥中,字字土盆瓦缶,而有三代虎蜼瑚璉之器,見者莫不改觀"。(以上所引均見《新元史》)。
盧摯嘗謂:"大凡作詩,須用《 三百篇》與《 離騷》。言不關于世教,義不存于比興,詩亦徒作。"又云:"清廟明堂謂之古,朱門大廈,謂之華屋可也,不可謂之古;太羹玄酒,謂之古,八珍,謂之美味可也,不可謂之古。知此可與言古文之妙矣。"(《文章宗旨》)
元代 徐明善謂其"凡為文盡棄古今拙陋之意,雖抽英搴藻,窮極絢粲。而與化工侔巧,不失自然,茲為妙矣。"(《芳谷集·疏齋盧公文后集序》)
其散曲與 姚燧齊名,時稱"姚、盧",與散曲大家 馬致遠、雜劇女藝人 珠簾秀等相唱和。今存散曲有小令一百二十首,殘小令一,皆收入隋樹森編纂的《全元散曲》。內容多是懷古唱和、寄情山林詩酒、寫景詠物等作,風格與其詩文不同,變典雅蘊藉為自然活潑,表現出元前期北散曲作家清麗派的特色,對散曲的發展有較大影響。
貫云石評其曲"媚嫵,如仙女尋春,自然笑傲"(《陽春白雪序》)。著有《疏齋集》,明初尚存,后佚。今有李修生《盧疏齋集輯存》。
元代散曲家盧摯作品介紹
青華觀西軒(元·盧摯)
五言律詩 押刪韻
琳宇夏天曉,官曹今日閑。
深松欲無路,疏竹不遮山。
靜對黃冠語,時看白鳥還。
平生林壑趣,聊復此窗間。
行農洛西題王居仁山堂春曉(元·盧摯)
幽人持所見,曠然捐世故。
豈薄軒冕榮,正有林壑趣。
興居惟自適,早晏常暇豫。
芳草澤氣春,鳥鳴嵐光曙。
巖花抗韶容,溪云淡吾慮。
圖史敦夙好,朋游非外慕。
相邀具雞黍,笑言在農務。
我來忝符竹,行田課耕助。
撫卷懷清風,長吟山郭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