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間的名人小軼事
孩子睡不著的時候可以選擇讓他閱讀幾篇古代民間的名人小軼事。那么你知道哪些古代民間的名人小軼事?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古代民間的名人小軼事六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民間的名人小軼事(篇1)
御溝紅葉
唐僖宗年間,有一個叫于祐的學士在皇城的宮墻外散步,他在御溝內洗手時,無意中發現從宮里隨著流水飄來很多紅葉,而且紅葉上似乎還有墨痕。于祐隨手撿起一片,上面居然題著一首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p>
于祐心想這很有可能是宮中的某個才女所作,頓時心生思慕之情。于是也找來一片紅葉,題詩兩句:“ 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將其投到御溝上游,悵然若失,惆悵良久方才離去。后來于祐屢遭坎坷,眼見仕途無望,無奈在河中人韓泳家里做了教書先生。在韓泳的撮合下,娶了曾經在宮里當過宮女妻的韓氏為妻。
一天,韓氏偶然間在于祐的竹制書籃中發現了一張紅葉,不由得大驚失色,說道:“這是我當年所作的詩句啊,你是從哪里得來的呢?”于祐就向妻子講訴了在自己心里珍藏許久的往事。韓氏說:“我當年也曾經在水中撿到一片紅葉,卻不知是誰所作?!庇谑谴蜷_箱子取出紅葉,上面還能看見淡淡的墨痕,正是當年于祐投到水里那一片。夫妻二人驚嘆無比,相擁而泣,感慨萬分,都認為兩人的婚姻絕對不是今生的偶然,而是前生就注定的緣分。
如果當初沒干這行……
光武帝劉秀得到天下后,沒有像他的祖宗劉邦那樣兔死狗烹、卸磨殺驢。劉秀閑暇時經常召這些功臣們進宮飲酒敘舊,有一次大家喝的正高興的時候,劉秀問他們:“如果當年你們沒有追隨我一起打天下,現在能做點什么呢?”高密侯鄧禹說道:“我稍稍還有點學問,應該可以在郡里當個文學博士,或者在鄉里教書。”劉秀笑著說:“你也太謙虛了,你出身名門,德才兼備,至少也能當個郡功曹?!北娙艘粋€個的接著說了下去,輪到大將馬武的時候,馬武說:“我勇武過人,可以當守尉捉拿盜賊?!眲⑿愎笮Γ骸翱衫拱桑阈∽雍贸詰凶?,別自己當了盜賊,反而讓人家給捉了去。”
古代民間的名人小軼事(篇2)
解縉戲對曹尚書
江西吉水,山青水秀,文人輩出,曾有“一門三進士,五里一狀元”之譽。明代文學家解縉就誕生在這里。
解縉,自幼聰明過人,出口成章,十四歲就寫下了“日望贛江千里帆,夜觀廬陵萬盞燈”的春聯,引得四鄰爭相觀看。
當地曹尚書對解縉的才華很是妒忌,竟故意在解家門前的河堤上栽了一片竹林,使解縉不能倚窗觀看河上的江帆和水鳥。那知,從小愛竹的解縉卻觸景生情,作了一副春聯:“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
曹尚書見了,十分懊悔,心想,我家的竹園景色豈能讓他借用?于是命家人把園中竹子都砍去一截。解縉隨即又將上下聯末尾各加一字:“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p>
曹尚書讀了對聯更加惱火,遂命家人把園中竹子全部砍光。不料,解縉則再度在上下聯尾各補一字:“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p>
這下子,可把曹尚書給氣瘋了,發誓非滅一滅解縉的威風不可。他讓人傳解縉來府上相見,卻又不開正門。解縉當場提出抗議:“正門未開,非迎客之禮?!?/p>
曹尚書說:“我出幾副上聯,你對得上便開正門迎接。第一副上聯:小犬無知嫌路窄,……”
解縉對:“大鵬展翅恨天低!”
曹又出一上聯:“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解縉對:“地作琵琶路當弦,哪個能彈?”
曹尚書見解縉對答如流,只好開了正門迎接。但他仍不服氣這個身穿綠衣、個子矮小的孩子,便出言不遜地挖苦道:“出水蛤蟆穿綠襖。”
解縉見曹尚書穿著紅袍,老態龍鐘,便答:“落湯螃蟹著紅袍?!?/p>
這真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曹尚書不得不驚服解縉確有才華。
古代民間的名人小軼事(篇3)
吳承恩蒲根練字
到江蘇淮陰旅游的人,大都忘不了參觀明代文學家吳承恩的故居——射陽簃。據那一帶的老人們講,吳承恩小時候家里挺窮,常常連買紙張的錢也擠不出來。
吳承恩的父親是個讀書人。為了教孩子讀書寫字,可沒少花了心血。有一天,他從湖邊經過,發現一堆被農民扔掉的蒲根,便拾了幾根帶回家,先是洗凈,曬干,然后把它剝開,鋪平,叫小承恩在上面寫字。
吳承恩撅起小嘴,不高興地說:“在蒲根上寫字,多難受啊!”
父親見承恩老是不想動筆,便心平氣和地說:“你還記得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故事嗎?他小的時候,家境比咱更難,連筆墨都買不起。他母親就叫他用蘆柴棒子在地上學著寫字。還有抗金英雄岳飛,小時候也是用樹枝在沙上練字的?,F在,你能用筆墨在蒲根上寫字,難道還不該滿足嗎?”
聽了父親的話,吳承恩深受感動,當即慚愧地承認了錯誤。從此,他一有空兒就到湖邊抱回一堆蒲根,學著父親的辦法整理好,然后在根片上一筆一畫地寫啊,寫啊,不知不覺,用過的蒲根就堆了一人多高。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吳承恩通過勤學苦練,不但把字兒練得超群出眾,而且練出了一手人人嘆服的好文章。他成年后,還創作成功了婦幼皆知的.不朽名著《西游記》呢!
古代民間的名人小軼事(篇4)
蒲松齡捉弄石鄉紳
蒲松齡早年就有文名,為村里人所稱贊。當地一個姓石的鄉紳十分嫉妒,一心想找個機會顯露一下自己的“才學”。
這天,他找到正在和小伙伴們玩耍的蒲松齡,指著不遠處被塌落的磚墻砸死的一只小雞,信口謅道:“細羽家禽磚后死?!蹦盍T,他又得意洋洋地要蒲松齡來對。
聰明的蒲松齡早知石鄉紳的為人,就心生一計,假裝為難地說:“我哪能對得上先生出的妙句。既然先生非要我學著對不可。我就一個字一個字地試著對對吧!”
石鄉紳信以為真,便點頭同意了。
蒲松齡又說:“不過,還得請先生幫我記記,要不然,對完后面的,前面的也就忘了?!?/p>
石鄉紳更得意了,心想,這一回準能看上這個小家伙的笑話了。于是,毫不猶豫地回答說:“好,好,你說我記!”
蒲松齡扳著指頭,一字一字地對開了:“粗可對細,毛能對羽,有家必有野,有禽還有獸,石同磚成對,先與后可聯,生死相對,自不必說。總算都湊上了,請先生連起來看看怎么樣?”
石鄉紳照蒲松齡對的字一念,臉色“刷”地變得豬血般紫紅。原來這七個字連起來是:“粗毛野獸石先生”。
蒲松齡和小伙伴們齊聲喊著這個對句,連蹦帶跳地跑了。這個撈了一頂“粗毛野獸”桂冠的石鄉紳,只好自認晦氣。
古代民間的名人小軼事(篇5)
【曹操望梅止渴】
某年夏天,曹操統率10萬大軍,去攻打張繡。
隊伍來到一片荒原,火辣辣的驕陽高照,熱魔在如焚的土地上逞威,酷熱的空氣火燒人燎地使人感到窒息。水、水..大家的心里呼喚著它,多么希望面前突然出現一股流動的清泉呀!可是眼前除了一片干裂的荒土和飛揚的灰塵,什么也看不見。
10萬將士渴望著曹操能盡快地把他們領到有水源的地方。隊伍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曹操心里很著急,他已經問過向導,附近根本沒有水源,他自己的喉嚨也已經干燥了,疼痛得難受。忽然他靈機一動,騎著馬,站在一塊高地上,馬鞭朝前一指,對沒精打采的將士們高呼道:“前邊有一大片梅林,樹上結著又酸又甜又多又大的梅子,咱們到那里去吃梅子吧!”
將士們聽曹操說到梅子,馬上想到了梅子的酸味,干渴的嘴里都濕潤了起來,一個個垂涎三尺,精神抖擻,終于很快走出了這片大荒原。
古代民間的名人小軼事(篇6)
無瑕玉璧不可收
西漢史學家,思想家司馬遷在編寫《史記》的時候,朝中最受漢武帝劉徹寵信的將軍李廣利派人給他送來一件禮物。司馬遷的女兒打開精致的盒子一看,不禁欣喜于色。原來,盒子里放著一對圓潤、光滑的稀世珍寶--玉壁。于是,她喜盈盈地跑過去告訴了父親。
這對玉璧使司馬遷思緒萬千,他想到;我是一個平凡而品位低下的小官,人家是皇上的寵臣,為什么要送我這么珍貴的禮物呢?況且,這無瑕玉壁,不正是做人的一個榜樣嗎?富貴貧賤不由人,而品行則可以追求,使其潔白似玉。如果收下這對玉璧,我身上就增添了一分瘢痕污點。想到這里,他對女兒說: “自古無功不受祿,這無瑕玉璧咱們不能收?!闭f罷,他包好玉壁,交給來人帶回去了。
負荊請罪
戰國時期,趙國有兩個出名的將相--廉頗和藺相如。在廉頗以軍功升為大將軍,成為趙國重臣的時候,藺相如還是趙國宦者令繆賢家里的舍人。公元前283年,秦國提出要以十五座城來換取趙國的和氏壁,藺相如因此而出使秦國,他經過機智巧妙的斗爭,挫敗了秦國巧奪和氏壁的陰謀,完壁歸趙。接著,他又在公元前279年的澠池會上智斗秦王,維護了趙國的尊嚴。澠池會后,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地位比廉頗還要高。
這樣一來,廉頗惱火了,他對人說: “我為趙將,有攻城戰野之大功,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況且他是個出身低下的人,我實在感到沒臉見人?!辈P言說:“我見相如,必辱之?!?/p>
藺相如聽說以后,便處處忍讓,盡量不和廉頗碰面。上早朝時,他經常推說有病,躲在家里不去和廉頗爭位次。有一次藺相如乘車外出,碰巧遇上廉頗,相如連忙吩咐車夫引車避開。對此,藺相如身邊的人很生氣,紛紛對藺相如說:“我們所以離開親人而來侍奉您,是欽慕您的高義啊。如今您和廉頗同為國家重臣,他口出惡言而您卻一味畏避,害怕得如此厲害,就是平常人也感到羞慚,何況身為國家重臣呢?!我們不成器,請求離開您?!?/p>
藺相如堅決不讓他們走,并解釋說: “你們想想看,是秦王厲害呢,還是廉頗厲害?秦王那樣的威風,我還敢在秦國的朝廷上當面斥責他,我雖然不中用,也不會單單懼怕廉將軍。我所顧慮的是: 強暴的秦國之所以不敢侵犯我國,僅僅是因為我們將相和睦。兩虎相斗,其勢不俱生。我和廉將軍好比兩只虎。我所以采取忍讓態度,正是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而把個人恩怨放到末位呀!”
不久,廉頗就知道了這些話,對照自己的言行,他深感內疚和悔恨。為了表示自己認錯改過的誠意,廉頗脫去上衣,背著荊杖,由賓客領著來到藺相如家里請罪。一見到相如,廉頗就懇切地說: “我這個粗魯的人,只顧使氣任性,不知道您竟能這樣寬宏大量地對待我?!庇谑牵瑑蓚€人重新和好,結成了生死與共的朋友。
收回門生貼子
明清之際的.思想家顧炎武是一位很有骨氣的人,他曾出生入死地從事抗清斗爭。清朝統一中國后,他堅持不合作的態度,多次拒絕清政府的威脅利誘,不出來做官,致力于研究學問,多有建樹。
據說,有個官僚地主葉方恒,看中了顧炎武的家產,便卑鄙地唆使別人誣告顧炎武有“通海”的罪,說他同沿??骨辶α肯喙唇Y,圖謀推翻清王朝。這在當時是最大的罪名。于是,顧炎武被抓了起來。
顧炎武的親朋好友聞汛后,立即四處奔走,多方營救。好友歸莊為此求救于當時的漢奸官僚錢謙益,錢知道顧炎武是當時的有名學者,企圖借此沽名釣譽,便說: “救他不難,只要他送我一張門生帖子,拜我為師就行了。”歸莊深知顧炎武的為人,決不肯屈節求生,但事到此時也只得從權,'便悄悄地代寫了一張門生帖子,送給錢謙益。果然,顧炎武很快便被保釋了。
顧炎武出獄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臉都變色了,覺得拜錢謙益這個漢奸官僚為師是太侮辱自己了,便對歸莊說;“一定要把門生帖子要回來。要不回來,我就在大街上貼通告,聲明并沒這件事?!庇捎陬櫻孜鋱猿郑髞礤X謙益只好交還了這張門生帖子,顧炎武的氣節,因此而更為時人所景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