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節氣有什么禁忌
每個節氣都有屬于自己的階段性特征,因此常常都被分為三候,那么關于今年的秋分時節你們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秋分節氣有什么禁忌大全,歡迎參閱。
秋分節氣有什么禁忌
1、忌天晴
江淮地區忌諱秋分日天晴(即不下雨),有民謠“秋分天晴必久旱”之說。
2、忌夜冷
廣西一帶有忌諱秋分晚上冷的說法,即“秋分夜冷天氣旱。”意思是秋分日夜里寒冷,就會發生旱情,危害農作物生長發育。
3、忌刮風
華北平原地區,秋分這天忌諱刮東風。有諺語:“秋分東風來年旱。”若秋分時節刮起了東風,那么第二年會發生干旱,影響農作物生長發育。
4、忌行房
秋分屬于“四立四至”之一,所以忌諱行房。古人認為,“四立四至”處于季節和氣候交替的時候,所以處于混沌期。如果在這些節氣行房,容易損傷元氣,不易懷孕也不利生子。
5、忌打雷
民間有秋分忌諱打雷的說法,俗語云:“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意思是秋分日打雷,就會影響到秋天莊稼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農作物減產,稻米的價格就會飛漲。
秋分氣候特點
1、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
2、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于10℃以上;
3、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秋分節氣氣候特點:進入秋季日均溫度22℃以下
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后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
秋分節氣的氣象變化
按農歷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太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秋分后,太陽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北半球漸趨晝短夜長,氣溫降低,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
秋分時節,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后進入了“候平均氣溫”劃分的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秋分后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
立秋和秋分有什么區別
立秋,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志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秋分,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地球絕大部分地區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
秋分節氣的氣象變化
按農歷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太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秋分后,太陽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北半球漸趨晝短夜長,氣溫降低,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
秋分時節,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后進入了“候平均氣溫”劃分的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秋分后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