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傳》的史學價值
《谷梁傳》以各種有文字痕跡可尋的義例,所探尋出來的孔子自己的思想或所謂微言大義,只能看作是《谷梁傳》自己的思想,而不能強加給孔子,以作為孔子的思想。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谷梁傳》的史學價值,歡迎大家閱讀。
《谷梁傳》的史學價值
《谷梁傳》起自魯隱公元年,止于哀公十四年。二傳用問答體,逐字或逐層解釋《春秋》,是歷史文獻注釋的一種形式。通行的注本,《谷梁傳》有晉范寧《春秋谷梁傳集解》。
《谷梁傳》解釋《春秋》的用辭和書法,體現出一種準確、凝煉的文風。例如,《谷梁傳》莊公七年,對經文"夏四月辛卯,昔,恒星不見",有細致的解釋,反映了中國史學史上的好傳統。
在史實記載上,《谷梁傳》遠不及《左傳》豐富,但也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是反映春秋時期社會情況的寶貴史料。其他可與《左傳》相補充的史實還有不少,諸如:《谷梁傳》僖公二年記虞師晉師滅夏陽,僖公十九年記"梁伯湎于酒,淫于色,心昏,耳目塞",最后導致梁亡,等等。
《谷梁傳》對于史學發展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在歷史思想方面產生的影響?!豆攘簜鳌分鲝?quot;著以傳著,疑以傳疑",指出歷史家應遵從忠實記載史實的原則,并能夠將這一原則貫徹到自己的著作之中。如譴責宋襄公拘守成說,"失民","以其不教民戰,則是棄其師也"等等,體現了上述忠實于歷史的原則。
《谷梁傳》的學術特色
《谷梁傳》以各種有文字痕跡可尋的義例,所探尋出來的孔子自己的思想或所謂微言大義,只能看作是《谷梁傳》自己的思想,而不能強加給孔子,以作為孔子的思想。可以說谷梁子是《谷梁傳》的第一作者,《春秋谷梁傳》最初的底本的寫作年代當在戰國中期,在漢武帝之前的后代《谷梁傳》學者又有所補充。真正意義上的《春秋谷梁傳》當始于谷梁子。
谷梁子從傳說的子夏所傳之籠統的《春秋》闡釋之學中分離出來,形成了《谷梁傳》最初的學術特色。荀子是《谷梁傳》承前啟后的關鍵人物,使《春秋谷梁傳》"親親上恩"的學術特色得到進一步加強?!豆攘簜鳌分畬W術不符合漢武帝對內大一統、對外大攘夷的政治需要?!豆攘簜鳌繁旧淼膶W術特色是《谷梁傳》在漢宣帝時期的政治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基礎。《谷梁傳》的經學知識分子倒向更為理想主義的屬于古文經學的《春秋左氏傳》,《谷梁傳》的學術由此衰微?!豆攘簜鳌返拿裆枷氲谋举|是在維護君權的前提之下的具有某些民本主義色彩的富民、裕民的小農經濟思想?!豆攘簜鳌返奶幚韮韧怅P系的思想包括處理諸侯國內部關系的思想和處理諸侯國之間關系的思想兩個大的方面。
《春秋谷梁傳》有不少內容說得很好的,比如:
隱公元年:《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春秋》貴義而不貴惠,信道而不信邪。
桓公五年:《春秋》之義,信以傳信,疑以傳疑。
桓公十四年:宋人以齊人、蔡人、衛人、陳人伐鄭。以者,不以者也。民者,君之本也。使人以其死,非正也。
莊公十八年:故雖為天子,必有尊也。貴為諸侯,必有長也。故天子朝日,諸侯朝朔。
莊公三十一年:(一年春夏秋筑三臺)不正罷民三時(即疲),虞山林藪澤之利。且財盡則怨,力盡則懟。君子危之,故謹而志之也。……魯外無諸侯之變,內無國事,一年罷民三時,虞山林藪澤之利,惡內也。(與民爭利)
僖公五年:盟者,不相信也,故謹信也。
成公十八年:庚申,晉弒其君州蒲。稱國以弒其君,君惡甚焉。(與《左傳》宣公四年"凡弒君,稱君,君無道也;稱臣,臣之罪也。"可以比較。)
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釋重負。
除了語言簡潔外,其中包含的政治思想,尤其是對于君主的批評,是非常強烈的。
看了“《谷梁傳》的史學價值”還想看:
1.公羊傳的史學價值是什么
2.《春秋公羊傳》的歷史介紹
3.公羊傳是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