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遺事
《大宋宣和遺事》,為講史話本,宋代無名氏作,元人或有增益。是成書于元代的筆記小說輯錄,結合了多個類型的筆記小說并以說書的方式連貫而成。
歷史簡介
據說源出 宋本﹐但可能經過后人增訂。如書中說宋朝卜都之地,“一汴﹑二杭﹑三閩﹑四廣”,當是宋亡以后所加。 宣和是 宋徽宗的最后一個年號,該書大概由講述歷代帝王荒淫誤國開始,一直寫到 宋高宗定都 臨安為止,加插了 宋代奸臣把持朝政致使生靈涂炭的故事,也為寫 梁山英雄聚義做了對照。因此成為《 水滸傳》的藍本。
元集
記述 宣和四年之前的故事。在后半部分,開始講述 梁山泊宋江等人的故事。
亨集
記述 宣和四年到宣和六年間的故事。在前半部分,繼續講述 梁山泊宋江等人的故事。
利集
記述 宣和六年到金天輔十一年間的故事。 宣和末年,金兵南下, 靖康之恥發生。
貞集
記述金天輔十四年到宋紹興年間的故事。宋室南渡, 趙構稱帝,南宋建立。
內容介紹
全書內容,都出于宋人的記載,反映了漢族人民愛國抗金的 思想感情。大致可以分為10段:第1段歷數前朝各個荒淫無道的昏君,直講到 宋徽宗;第2段講 王安石變法致禍;第3段講宋徽宗用 蔡京等在朝任事;第4段講 宋江36人聚義 梁山泊,最后被 張叔夜 平定,提供了《 水滸傳》的雛形;第5段講宋徽宗寵愛娼妓 李師師;第6段講宋徽宗信任道士 林靈素;第7段講臘月預賞元宵和元宵放燈的盛況;第8段講金人入侵,以至攻陷 汴梁;第9段講金兵擄徽欽二帝北行;第10段講康王 趙構南渡即位,定都 臨安(今 杭州)。這些故事有不同的來源,文風也不一致。其中4﹑5﹑7等段口語化程度較高,象是 說話人的創作。其他部分文體較雜,如第9段即引自 無名氏的《南燼紀聞錄》、《竊憤錄》(清人題 辛棄疾撰)、《竊憤續錄》,文字基本相同,并未作重大修改。編者從各種書里摘錄資料,作為 說話的底本,刊行時也沒有加工整理,實際上只是提綱式的講稿。
部分原文介紹
守廟官吏聞之廟內常有哭聲。一日,神宗皇帝廟室便殿,有磚出血,隨掃又出,數日方止。是時 蔡京等方事諛佞,有此異事,皆不敢聞奏于上。而徽宗驕奢之行愈肆矣。
「 宣和二年」三月,詔改佛號為大覺真仙,余為仙人大士,僧稱“ 德士”,行稱“德童”,而冠服之。以寺院為觀,改 女冠為女道士,尼為 女德。明年,金山寺有僧頂上擁出肉冠,長肉須髯,端坐而化。朝廷聞之,詔復舊人。
金遣使李善慶來,詔 蔡京、 童貫及鄧文誥見之,論以夾攻取燕之意。李善慶唯唯。居十余日,遣趙有開、馬政赍詔及禮物同善慶等度海聘之。又詔 余深為太宰, 王黼為少宰。
夏,五月,有物若龍,長六七尺,蒼鱗黑色,驢首,兩頰如魚,頭色綠,頂有角,其聲如牛,見于開封縣茶肆前。時茶肆人早起拂拭床榻,見有物若大犬蹲其傍,熟視之,乃是龍也。
其人吃驚,臥倒在地。茶肆與軍器作坊相近,遂被作坊軍人得知,殺龍而食之。是夕五鼓,西北有赤氣數十道沖天,仰視北斗星若隔絳紗,其中有間以白黑二炁,及時有折烈聲震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