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翡麗的歷史介紹
百達翡麗是在世界上一個有名的和昂貴的腕表品牌。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百達翡麗的歷史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百達翡麗的歷史介紹
1839年,安東尼諾克百達(Antoine Norbert de Patek)和波蘭移民弗朗西斯查皮克于日內瓦開始制作懷表。1844年,他們分開后,1845年法國鐘表匠簡阿德倫翡麗-無匙上條機械(keyless winding mechanism)的發明人加入百達的公司。1851年,百達翡麗公司在日內瓦宣告成立。
早于十六世紀,鐘表制造業的深厚文化已在日內瓦萌芽。日內瓦早期的鐘表制造者不僅是工藝師,更懷著一種近乎狂熱的熱忱,務求令作品在外形及性能上達致完美。
這種力求完美的鐘表制造精神世代相傳,及至1838年,更成為百達的創業基礎。數年后,鐘表師腓力(Adrian Philippe)加入其公司,不久,兩人更合力改變了鐘表制造業的歷史。他們創出各項新發明,取得多項專利權,例如表冠上鏈及調較裝置,并以其機械機芯的精確度創下多項記錄,至今未被打破。
由于具備了上述優勢,百達翡麗不久便誓要創出“世上最卓越、最具價值腕表”這個決心的人士之中建立了聲譽。百達翡麗的顧客數目眾多,其中不乏享負盛名的人物,包括維多利亞女王、柴可夫斯基及愛因斯坦。
生產百達翡麗的工廠建于1839年。其基本款表的零售價達13000美元至20000美元。他們是瑞士僅存的真正的獨立制表商之一,由頭至尾都是自己生產,訓練一名百達翡麗制表師需10年時間。鐘表愛好者貴族的標志是擁有一塊百達翡麗表,高貴的藝術境界與昂貴的制作材料塑造了百達翡麗經久不衰的品牌效應。
百達翡麗的創始人安東尼·百達原為1831年波蘭反抗俄國統治的革命者。波蘭革命失敗后他逃往法國,后在瑞士日內瓦定居,開始從事鐘表業,1839年開設了百達鐘表公司。1844年,安東尼·百達與尚·翡麗(Jean Philippe)在巴黎一個展覽會中相遇。當時尚·翡麗已經設計出表殼很薄,而且上鏈和調校都不用傳統表匙的袋表。這種袋表在展覽會上甚受漠視,而安東尼·百達卻深為其新的設計所吸引。兩人經過一番交談,立即達成合作的意向,就這樣,尚·翡麗加盟百達公司。1851年,百達公司正式易名為百達翡麗公司。
百達翡麗的廠標由騎士的劍和牧師的十字架組合而成,也被稱做“卡勒多拉巴十字架”。它的由來是:1185年,西班牙一個叫卡勒多拉巴的城市受到摩爾人的侵略,勇敢的牧師雷蒙德和騎士迪哥·貝拉斯凱斯率領民眾進行殊死的抗戰,最終把摩爾人驅走。牧師(十字架)和騎士(劍),合在一起便成為莊嚴與勇敢的象征。這象征正好代表著安東尼·百達與簡·翡麗合作的精神。這個廠標從1857年便開始使用。
百達翡麗公司成立后即得到一大殊榮:在1851年倫敦世界博覽會上,英國維多利亞女皇選中并買下了一只百達翡麗袋表。這只采用新旋柄的袋表懸垂在一根鑲有13顆鉆石的金別針上,琺瑯藍金表蓋上飾以鉆石拼成的玫瑰。當時,女皇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也選購了百達翡麗的一只獵表。名人購精品,百達翡麗由此奠定了其貴族化的地位。為追求產品的高境界,百達翡麗在材質選用上不惜工本。早期的百達翡麗表殼,采用的材質為純銀和18K黃金。世紀以來,大部分選用18K金(包括黃金、白金、玫瑰金等),甚至鉑金。而全鋼的表殼,到后來才有一小部分。百達翡麗表機芯則均采用高鉆數,早期的表多在15鉆以上,后來的產品以29鉆為多。60年代制作的一些性能復雜的金手表,鉆數高達37鉆,為同類表中罕見。
在鐘表技術上,百達翡麗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擁有數項專利。從1851年“百達翡麗”獲第一項“旋柄上發條”專利起,重大的專利項目計有精確調節器、雙重計時器、大螺旋式平衡輪、外圍式自動上鏈轉子,以及有關平衡輪軸心裝置等。僅從1949~1979年30年間,便有40項專利,其專利之多,為名表中之最。
百達翡麗公司精湛的制造技術,造就了許多頂級品牌表。1927年,應美國汽車大王柏加德的訂購,公司制作出了一只可以奏出他母親最心愛的搖籃曲的打簧表,當時價值為8300瑞士法郎。應紐約大收藏家格里夫斯的要求,百達翡麗公司從1928~1933年,用了5年時間、時差、星象圖等于一身的袋表。其精妙絕倫,創下了鐘表史上的里程碑。1985年,百達翡麗公司生產的940型號的多功能手表,有全自動、日歷、月相、閏月、自動跳日等功能,機身厚度僅3.75毫米,為同類手表中最薄的。
目前百達翡麗仍是全球唯一采用手工精制,且可以在原廠內完成全部制表流程的制造商,并堅守著鐘表的傳統工藝。瑞士鐘表界稱這種傳統制造手法為“日內瓦7種傳統制表工藝”,意即綜合了設計師、鐘表師、金匠、表鏈匠、雕刻家、瓷畫家及寶石匠的傳統工藝。百達翡麗深信,由這類工藝大師的巧手所制作出的名表皆為藝術珍品,而這也是百達翡麗鐘表最什得驕傲的特色。為了突破傳統,開創更理想的工作環境,百達翡麗現任總裁兼董事總經理菲利蒲·史東先生從1988年起就開始規劃與興建全新的工廠,為的是“把百達翡麗獨特的工藝及科技結合在一個屋檐下”。新工廠完工啟用后成為一個完整的“成表”工廠,工廠旁的一座舊古堡被翻修成日內瓦私人珍品收藏博物館。
為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百達翡麗在1996年10月正式發行《百達翡麗國際雜志》,以英、法、日、中、德、意6種語言版本發行,力圖通過該雜志的內容來吸引客戶,提升企業形象。凡此種種,皆在證明百達翡麗不斷求新、求變的經營理念,使這家百年老廠依舊充滿活力,朝氣蓬勃。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五十三。
落戶中國
2005年,百達翡麗正式落戶中國,首駐上海外灘18號,這座原為英國渣打銀行駐中國總部的經典歷史建筑內,開設中國第一家百達翡麗專賣店暨客戶服務中心。
2008年,百達翡麗將中國的第二家專賣店暨客戶服務中心,選址北京前門23號的一幢國家歷史保護建筑開業——這兩間專賣店暨服務中心,同時是品牌在中國唯一的兩間——不僅提供產品銷售及售后維修,更旨在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來自百達翡麗最專業的終身服務,以保證為每一枚百達翡麗的時計都能長久傳承其最初的優質和珍貴價值。
2012年,在百達翡麗與美最時攜手努力下,百達翡麗全新落戶于上海外灘源33號,以“百達翡麗源邸(Maison Patek Philippe)”姿態全新揭幕。“百達翡麗源邸”,不僅僅薈萃了百達翡麗的制表杰作,更是為各位愛表人士量身打造的交流場所,以分享來自百達翡麗時計作品的臻美技藝,并感受這座時光殿堂所蘊藏的悠長歷史與品牌價值。
面向高端消費急速發展的中國市場,百達翡麗采取穩健且服務至上的市場策略。百達翡麗現任總裁泰瑞·斯登(Thierry Stern)希望,百達翡麗在其方方面面都能堅守著自己固有的發展節奏和理念,低調而穩健;而在中國,能有更為扎實及長久的規劃發展,不急于一時一刻,而將品牌之十大價值與中國文化相結合,以帶領百達翡麗走向更廣闊的一番天地。
百達翡麗的歷史簡介
百達翡麗(英語:Patek Philippe & Co.)是在世界上一個有名的和昂貴的腕表品牌。許多腕表收藏家視百達翡麗鐘表為世界上最好的。多年來, 穿戴百達翡麗腕表的人中不乏顯赫人士,包括王族成員、電影明星和富商。愛因斯坦也是顧客之一。
百達翡麗創立于1839年,作為日內瓦最后一家獨立制表商,百達翡麗在設計、生產直至裝配的整體過程中享受著全面的創新自由,打造出令世人專家交口稱贊的全球鐘表杰作,并謹遵品牌創始人百達先生(Antoine Norbert de Patek)和翡麗先生(Jean-Adrien Philippe) 的卓越遠見,憑借超凡的專業技能,秉承優質的創新傳統,百達翡麗至今擁有超越80余項技術專利。
百達翡麗是“手表中的藍血貴族”。
看了百達翡麗的歷史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