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光祖的歷史評價
鄭光祖是為南方戲劇圈中的巨擘,他的雜劇享有“名聞天下,聲振閨閣”之稱,他的《倩女離魂》對倩女靈魂追趕情人并與之結合的具體描寫較小說更為動人,對湯顯祖《牡丹亭》的創作也有一定影響。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鄭光祖的歷史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鄭光祖的歷史評價
周德清《中原音韻》中舉“六字三韻”例和“定格”范例時都引用過他的曲文,稱贊說:“美哉,德輝之才,名不虛傳”。
鐘嗣成說他“乾坤膏馥潤肌膚,錦繡文章滿肺腑,筆端寫出驚人句,解翻騰,今是古,詞壇老將伏輸。”(《錄鬼簿》)明人何良俊甚至以他為元曲四大家之首。
王國維則說他“清麗芊綿,自成馨逸”,與關、馬、白“均不失為第一流”(《宋元戲曲史》)。
他們都是從鄭光祖作品的語言角度來評論的,難免有失偏之處。其實以鄭光祖作品的思想內容和生活氣息來說,同關漢卿、王實甫作品相比,都較遜色。藝術上也有過于雕琢的弊病。
鄭光祖的人物生平
鄭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輝,漢族,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市襄汾縣)人,從小就受到戲劇藝術的熏陶,青年時期置身于雜劇活動,享有盛譽。但他的主要活動在南方(杭州),成為南方戲劇圈中的巨擘。從同鄭光祖同期的雜劇家鐘嗣成《錄鬼簿》中,我們知道他早年習儒為業,后來補授杭州路為吏,因而南居。他“為人方直”,不善與官場人物相交往,因此,官場諸公很瞧不起他??梢韵胍姡墓賵錾钍呛芷D難的。杭州的美麗風景,和那里的伶人歌女,不斷地觸發著他的感情。鄭光祖一生從事于雜劇的創作,把他的全部天才貢獻于這一民間藝術,在當時的藝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伶人都尊稱他為鄭老先生,他的作品通過眾多伶人的傳播,在民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與蘇杭一帶的伶人有著緊密的聯系,他死后,就是由伶人火葬于杭州的靈隱寺中的。
據文學戲劇界的學者考證,鄭光祖一生寫過18種雜劇劇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瑣倩女離魂》、《?梅香騙翰林風月》、《醉思鄉王粲登樓》、《輔成王周公攝政》、《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立成湯伊尹耕莘》、《無鹽破環》、《老君堂》、《翰林風月》、《倩女離魂》。其中《立成湯伊尹耕莘》、《無鹽破環》、《老君堂》是否確為鄭作,尚有疑問。另有《月夜聞箏》存殘曲?!犊奕孀印?、《秦樓月》、《指鹿道馬》、《紫云娘》、《采蓮舟》、《細柳營》、《哭晏嬰》、《后庭花》、《梨園樂府》等9種僅存目。所作雜劇《倩女離魂》最為著名。
鄭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曾任杭州路吏,在鐘嗣成《錄鬼簿》成書時,已卒于杭州,火葬于西湖靈隱寺。作品數量多,頗有聲望。周德清《中原音韻》把他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并列,后人稱為“元曲四大家”。鄭光祖的劇作存目18種,流傳至今的有8種,其中《倩女離魂》根據唐陳玄祐的傳奇小說《離魂記》改編,是鄭光祖的代表作。他的劇作詞曲優美,甚得明代一些曲家的稱賞。有時化用詩詞名句貼切自然,然而也有過于雕飾的缺點。
有關鄭光祖的生平事跡沒有留下多少記載,從鐘嗣成《錄鬼簿》中,我們知道他早年習儒為業,后來補授杭州路為吏,因而南居。
有《迷青瑣倩女離魂》、《芻梅香騙翰林風月》、《醉思鄉王粲登樓》、《輔成王周公攝政》、《虎牢關三戰呂布》等。
從這些保留的劇目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劇目主要兩個主題,一個是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另一個是歷史題材故事。這說明,在選擇主題方面,他不像關漢卿敢于面對現實,揭露現實,他的劇目主題離現實較遠。他寫劇本,大多是藝術的需要,而不是政治的需要。
除了雜劇外,鄭光祖還寫過一些曲詞,留至今日的,有小令六首,套數二曲。這些散曲的內容,包括對陶淵明的歌頌,即景抒懷,對故鄉的思念,以及江南荷塘山色的描繪。無論寫景抒情,都是清新流暢,婉轉嫵媚,在文學藝術的研究上有很高的價值。
同許多偉大的藝術家一樣,盡管他們的作品數世紀來為人傳誦,但他們本人的身世卻鮮為人知。鄭光祖也是這樣,他默默地在藝術園地耕耘,把他的藝術成果奉獻給民眾,而又默默地離開了這個人世。
看了“鄭光祖的歷史評價”還想看:
1.關于評價歷史人物的作文6篇
2.評價歷史人物的滿分評語
3.庾文君的歷史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