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書籍頻道致力于提供豐富的國學教育學習資源,有國學經典書籍,古代典籍,文學書籍,歷史書籍:漢學,三國志,易經,佛經等等。以及推薦一些經典的書籍給大家。
《儀禮》為儒家十三經之一,內容記載著先秦的各種禮儀,其中以記載士大夫的禮儀為主。共十七篇。內容記載著周代的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各種禮儀,其中以記載士大夫的禮儀為主。 《儀禮》的基本簡介 《儀禮》中記載的一套禮儀, 帶有極其明顯的階...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水經注》的內容介紹 自然地方面 所記大小河流有1252條,從河流的發源到入海,舉凡干...
《周書》,中國歷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朝令狐德棻主編,參加編寫的還有岑文本和崔仁師等人。成書于貞觀十年(636年),共50卷,本紀8卷、列傳42卷。 基本簡介: 《周書》,唐代令狐德棻主編,參加編寫的還有岑文本和崔仁師等人。貞觀周書三年(629年),唐...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所著作品,長于史料和考據,被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寫作時間逾經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覽群書、經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簡單概述 《容齋隨筆》內容繁富,議論精當,是一部涉及領域極為廣泛的著作,自經史諸...
《谷梁傳》是《谷梁春秋》、《春秋谷梁傳》的簡稱。《春秋谷梁傳》為儒家經典之一。與《左傳》、《公羊傳》同為解說《春秋》的三傳之一。 簡單概述 《谷梁傳》是《谷梁春秋》、《春秋谷梁傳》的簡稱,是為《春秋》作注解所著,為儒家經典之一。傳說孔子的弟...
陸羽的《茶經》,是唐代和唐以前有關茶葉的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是陸羽躬身實踐,篤行不倦,取得茶葉生產和制作的第一手資料,又遍稽群書,廣采博收茶家采制經驗的結晶。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
《東京夢華錄》是宋代孟元老的筆記體散記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府城市風貌的著作。所記大多是宋徽宗崇寧到宣和(一一零二~一一二五)年間北宋都城東京開封的情況,為我們描繪了這一歷史時期居住在東京的上至王公貴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后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 《禮記...
《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學著作。傳說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出于后人附會。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于秦漢之際。 孝經 《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學著作。傳說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
引言:《無能子》,唐末隱名哲學家著作。作者非道士,其書亦極少直接涉及道教內容。筆者之所以將其列入道教學者,有兩方面原因:一、歷代史籍著錄《無能子》,均列入道家類;《唐志》道家類著錄《無能子》三卷,云不著撰人名氏,光啟中,隱民間。 無能子的歷...
引言:《六韜》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對后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稱: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 《...
《西游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說,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講述唐朝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西游記》成書于16世紀明朝中葉,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游記家喻戶...
《神農本草經》,簡稱《本草經》或《本經》,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作者不詳,約成書于秦漢時期。書內記載的藥物凡365種,分上品、中品和下品三品。原書早已佚失。南朝陶弘景為《神農本草經》做注,并補充《名醫別錄》[1],編定《本草經集注》共七卷,把...
引言:宣室之典故取自漢文帝曾在宣室召見賈誼問鬼神之事。《宣室志》多錄仙佛鬼怪之事,深受佛家思想影響,往往宣揚因果報應等觀念。 《宣室志》作者介紹 張讀(834或835~882後),字圣用,一作圣朋。深州 陸澤(今河北深縣西)人。系 張薦之孫, 張鷟玄孫,牛...
引言:徐霞客游記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比較詳細記錄所經地環境的游記,也是世界上最早記述巖溶地貌并詳細考證其成因的書籍。 徐霞客游記是中國著名旅游家、地學家徐弘祖的旅游日記,去世前托其外甥季夢良原稿,后季夢良、王忠紉將游記手稿編輯成書。...
引言:《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被后人歸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其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被迫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又名《忠義水滸傳》,初名《江湖豪客傳》,一般簡稱...
導讀: 《舊唐書》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原名《唐書》,宋祁、歐陽修等所編著《新唐書》問世后,才改稱《舊唐書》,時間應該在南宋時。《舊唐書》的修撰離唐朝滅亡時間不遠,資料來源比較豐富。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國...
導讀:袁了凡先生,原名黃,字坤儀,江南吳江人。博學多材,精通河圖、洛書之數、星命之學、堪輿之道、律呂音樂、數學算術、水利、兵備無不獲有心得,并留有著作甚多。《了凡四訓》即其戒子之文。 《了凡四訓》成書 袁了凡原名袁黃,字坤儀,在考科舉之前...
引言: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書中對許多的成語出處作了許多介紹,讀者可掌握不少成語典故,此外還可以了解中國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典章制度、風俗禮儀、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鳥獸花木、朝廷文武、飲食器用、宮室珍寶、文事科...
導讀:隨園食單是清朝詩人、散文家袁枚撰寫的一本食譜,系統地論述烹飪技術和中國南北菜點。該書出版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是有關清朝飲食的重要著作。 《隨園食單》是清代袁枚的一部烹飪著作;是其四十年美食實踐的產物,以文言隨筆的形式,細膩地描摹...
編者按:《周易》一書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易經》本是卜筮之書,它只是對一些偶然的占卜結果所作的記錄,反映了古人對無知或無法把握的外在世界的一種幻想上的解。 周易的成書與歷史發展 《周易》即《易經》,是傳統重要經典之一,相傳系周人...
引言:葛洪提出了修仙必須積累善行,建立功德,慈善為懷。《抱樸子》中強調人不能單純地從修煉方術入手,人生的抱負也不能僅僅是遁隱山林,要想真正修煉成仙還要建功立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抱樸子》為東晉時期葛洪所著,分為內外兩篇,后來被作為道教...
引言:《千家詩》是中國舊時帶有啟蒙性質的詩歌選本。因為它所選的詩歌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名家名篇,易學好懂,題材多樣:山水田園、贈友送別、思鄉懷人、吊古傷今、詠物題畫、侍宴應制等,較為廣泛地反映了唐宋時代的社會現實,所以在民間流傳非常廣泛,影響...
引言:《夢溪筆談》成書于11世紀末,一般認為是1086年至1093年間。作者自言其創作是不系人之利害者,出發點則是山間木蔭,率意談噱。書名《夢溪筆談》,則是沈括晚年歸退后,在潤州(今鎮江)卜居處夢溪園的園名。 《夢溪筆談》具有世界性影響。 《夢溪筆談》...
引言:《新唐書》一共修了十七年,慶歷四年,工部尚書宋祁主持修纂〈列傳〉,至和元年(1054年),歐陽脩接續編修〈本紀〉、〈志〉、〈表〉。嘉祐五年(1060年)六月,全書告成。兩人在七年內竟沒見過面。 新唐書的歷史介紹 五代時期就曾有《唐書》(即后來《舊...